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救赎了暴戾太子 第114节  (第3/3页)
阿沅说的极是。”又暗自想着要如何出了这口气。    -    叶志明近日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一是为了近来陛下交给殿下的差事,他是最得用的人。二是为了侄女的姻缘。    叶菀才貌俱佳,灵巧聪颖。经夫人提过,叶志明心中便有了打算,只等时机成熟,再趁势促成此事。    叶志明常出入东宫禀事,在去岁清理河道,修筑桥梁的事上表现出众,也得过薛承璟口头称赞。    在官场混迹多年,叶志明看得出这位殿下的秉性如何,绝不是轻易受人左右的人物。因此,哪怕心中有了念头,他也没借着职务之便安排侄女与殿下偶遇。    小太监来报,说李瑞福请他过去,叶志明说自己刚从镇国寺赶回,容他换身衣裳再去见李公公。    小太监笑吟吟的:“叶大人快去吧。小的在此恭候。”    叶志明更衣时便在想李瑞福是有何事,心里没有眉目,便在路上探听,但小太监只说他去了便知道了。    李瑞福正端盏饮茶,见叶志明进屋,抿了口茶水,而后道:“叶大人看过佛塔了?此事还得辛苦叶大人多去几趟。”    镇国寺佛塔阶梯似有异响,僧人不敢擅作主张,叶志明甫一知晓便匆匆赶去,不敢耽搁片刻。    叶志明视线微低:“是下官分内之事,谈何辛苦。”    李瑞福面上带笑,笑意却不达眼底:“叶大人做事向来让人放心。想来是在寺中打听过了,可找到了根源所在?”    叶志明心里已大致知晓,只等下次天晴,再带几人前去确认。    谈到此事,叶志明面容微微放松下来:“还得再去一趟。下回定能办好。公公还请放心。”    话罢,叶志明便见李瑞福颔了颔首,颇有深意地看了自己一眼。    叶志明忧思暂歇,便想起在探看佛塔之时听到的传闻。    一名云游高僧在镇国寺借住,既不与人探讨佛理,也不与信众讲经,行事潇洒无拘,丝毫不像佛门中人。    陪同叶志明的僧人只管照看佛塔,他是听到洒扫的小僧窃窃私语,才从中知晓了那位云游僧人。    分明无甚建树,师门成迷,却被住持奉为上宾。    不多时,柏溪这个名字又出现在香客口中,被一同提起的还有叶志明早年共事过的官吏。    “柏溪大师入京时受了这家慢待,没过两日,那家的幼子便暴病身亡,家中卧病在床的老父也支撑不住了。”    “那一家的孩子年前就生过大病,这也是凑巧。另一事才真是邪门,柏溪大师难得对人和颜悦色,原以为只是哄人的,谁知道那人隔天就在老宅找到大笔钱财,失散多年的meimei也稀里糊涂地回了家。”    叶志明昔日同僚便是慢待柏溪的那一家,虽多年不来往了,他陡然听得如此消息,心中仍是怅然。    “叶大人既然去过,应当知道柏溪大师的名号了。”李瑞福轻笑,“正巧。柏溪大师与殿下相谈甚欢,还留了一句话。”    叶志明心中一紧,缓了缓才道:“望公公指点。”    李瑞福转过身去,看向冷汗涔涔的叶志明:“柏溪大师说有一人与殿下命途相系,护他祛灾除恶,少受孤苦,实是不容错过的好姻缘。那一人是谁,叶大人如此聪慧,不用再说了罢?”    叶志明脑中嗡地一声,喃喃道:“柏溪他……”    “旁人若要贪求,恐会招致灾祸。”李瑞福沉声,“叶大人还不明白吗?”    此时自家的荣宠都不再重要,叶志明长叹,正色道:“叶某人微言轻,往李公公劝殿下三思。”    屏风后传来一声轻笑,随即响起杯盏碎裂之声。叶志明往屏风后看去,薛承璟缓步走出,身后还跟了两位面色凝重的谋士。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