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恐怖长公主王漠篇(五) (第5/6页)
道理,只是现在谢家刚吃了亏,我们恐怕不易cao之过急,同重臣撕破面皮。” _ 密会散场,苍时回到长公主府,王漠问她今天又同谁吃饭去了。 苍时笑:“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里面四品以上的就一个。” 王漠了然,他让苍时靠在自己怀里:“我感觉你并不喜欢和那些人吃饭。” 苍时却从他怀里挣脱:“有些事情总要人去做,老天怎么可能什么都顺人心意来。” 苍时闭眼:“我本想创业之初,干事的人越发踊跃些好,谁知人心不足蛇吞象。被眼前小小的胜利蒙蔽双眼,果然贪欲使人愚钝。” 王漠安慰她:“我知道你最恨蠢人,但是蠢人也有蠢人的好,你位置尴尬,同伴过于精明反倒危险。” 苍时目露凶光:“就怕他又贪又精明。” _ 麓空六年五月,尚书左主事蓟巨上奏:硶城伯南宫辞之所管辖的变州情况有异,恐有灾情,被戈林候萧利驳回。 次月,变州农民起义的消息传回羽都,变州早前收成不好,但尚能勉强支撑。月初变州玄河中游垮堤,洪水伴随灾荒席卷整个变州。 这次的农民起义组织严明,被中央派遣平北军队镇压后迅速死灰复燃,右谏议大夫甘子云上奏请求皇帝调查。 六月,地方传来消息,变州灾民拥有精良的武器,甚至不亚于正规军队,满朝哗然。 七月末,吏部尚书萧艾称病请辞遭到拒绝。 八月,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变州南宫家私采铁矿,营造兵器,预谋不轨。吏部尚书萧艾、右散骑常侍萧利、大理寺正蒲世辩阻碍调查,深入后发现萧家同地方勾结,一场惊天阴谋展现在羽都众人面前。 南宫家成为这么多年第一个被夺爵的地方刺史。萧家二十二名朝臣皆被革职,为首的萧艾等人收押诏狱,秋后问斩。 正当萧家党羽惴惴不安等待最后的通告时,当初最先向朝廷上奏的蓟巨在朝廷上据理力争:“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这些人都是国之重器,遭到小人利用痛苦悔恨不已,陛下怎忍寒了朝臣的心。” 当今圣上听此,回复到:“朕幼时即位,全凭各位朝臣扶持。今变州南宫家一案已成定论,除罢黜涉案人员以外,旁人不再追究责任。” 剩下同萧家来往密切的世家不再紧咬不放,转而迅速瓜分因萧家垮台而多出的位置。 正当众人以为尘埃落定之时,有人上奏事有蹊跷,除萧艾外应当还有一个主事者才得以使南宫家瞒天过海,在地方私营铁厂。 调查进行的如火如荼,朝臣刚放下的心再提起时,圣上却在中途不再追究,而说:“变州灾变尚未结束,事已至此,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上纠结。” 自此,历时四个月的变州南宫藏兵案终于落下帷幕。 _ 王希达跪在祖宗牌位面前,鞭痕遍布他的身体,王携之抽打王希达逼他给王家列祖列宗磕头。 王携之痛骂:“你这畜生,你怎么还有脸回来?” 王希达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王谚也进来了,萧玉瑶请他看着王携之,免得王希达被打死。 王谚脸色阴沉:“我不久前才同长公主说过狠话,现在却要靠她照拂,王家的风骨要在我们这代丢尽了。” 王家不是傻子,甘家投奔了保皇党,背后自然是长公主在谋划一切。 王希达不仅没被追责,反而替补了入狱的萧利右散骑常侍的位置。 这点利益比起王家蒙受的损失不值一提,就因为王希达参与其中,王家不仅不能怪长公主,反而要对她感恩戴德。 王谚终究意识到自己老了,他对王携之说:“你儿是好眼光,平日多和长公主走动,她恐怕要在青鸾的历史上留下一笔。” _ 在长公主府的苍时靠在办事处的窗子边喝酒,窗外有人同她汇报: “变州铁厂的人已经顺利撤走,当初负责和萧利搭线的人也已经处理好了。关于谋求地方土宗支持的事情进展受阻,对方并不看好我们……” 苍时看着窗外的月亮,她喜欢喝酒,但不是恶臭的酒席间应酬的酒。 于是她说:“为首的杀了,其余的给点好处,土宗能有什么卓越的眼光,不必同他们客气。” 她想起王漠已经回王家陪悲痛欲绝的萧玉瑶去了,所以她哼起:“才刚开始啊。” _ 次日,王携之要其子王漠携妻子回王家准备祭祖事宜。 王漠有些紧张:“他们应该不会为难你把?” 苍时拍他:“这不有你吗?” 王漠心中生出一股责任感。 然而刚进门,他的父亲就要求单独见苍时,王漠站在门外不安地等待。 房内传来巨响,王漠冲了进去,看到苍时对脸色苍白的王携之说: “元年那场针对柱国的刺杀正是萧家同你好儿子合谋的。百因必有果,他们若是身正,自然不怕人查,这么多年你就没发现你儿子根本不敢一个人看望他奶奶吗?” 王漠扶起狼狈的父亲,说:“逝者已逝,我们还是考虑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