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第2/4页)
    而且,她先前嘱咐那死尼姑的一番话,也给了韶声不少方便。    她说:让那死了的尼姑守着柴房。因此,这死尼姑此时不现与人前,一时半会并不会叫人发现问题。    目前最大的危险,只剩一桩:有人经过柴房,发现了异样。    也幸好有观心的嘱咐。    她叫人将韶声关了起来,其余人便不会在此时来取柴。    直到韶声扒下了那死尼姑的衣衫,穿到自己身上,周围都没什么动静。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去。    庵里资历深,辈分高的尼姑,在自己的禅房中点上了灯。而其余尼姑,只能陷于黑暗了。    韶声便是借着这点,专挑黑处走,一路摸到了云仙庵的山门口。    她猫着腰,一只手向前摸索,一只手扶着头上的僧帽,轻轻巧巧地走着。    直到出了山门,进了山中的竹林深处,她才敢放下僧帽上的手。    她的头发又多又密。    在庵中之时,没有剃刀,仅凭一把匕首,没办法将自己剃成与尼姑一样的光头。    她也没时间这么做。    只能用僧帽遮掩。    她又怕头上发髻将僧帽顶起,遮不住脑后的黑发,便一直压着。    总算不用再压着了。    韶声直接取下僧帽,丢于一旁的地上,捡着林中人踩过的小路,加快脚步,往山下跑去。    不知跑了多久。    天色还是一般的黑。    云层遮住了月光,夜幕如同一汪墨泉,汩汩不竭,令人辨不清时辰,也辨不清方位。    直到这无穷无尽的黑暗之中,出现了一点火把的微光。    韶声跑向那点光。    虽不知道那边是什么,但她不用走太近,只用借着光看看路。    怀着这样的想法,韶声撞上了一柄横在脖子上的长剑。    “什么人!”持剑之人小声怒喝。    “细作?快绑起来,带给杨将军审,千万不能误了行军。”旁边另一人插嘴,声音也放得很轻。    两人并不给韶声辩解的机会,三下五除二,便将她五花大绑了起来,嘴巴也紧紧塞住,防止她出声。    手法干净利落,与众尼姑截然不同。韶声此时动弹不得,匕首拿都拿不到,更别说割绳子了。    人绑好后,两人与旁边其余人耳语片刻,传递消息。    又将韶声固定在身旁牵着的马上,赶着马向前。    在另一人面前停下了。    此人大概便是那所谓的杨将军。    抓着自己的人是他的兵?    韶声环顾四周,果然众人皆持械披甲。    他们是什么人?    要去干什么?    为什么说自己是细作?    怎么刚逃出来,就又被另外的人抓起来了!    太晦气了!    韶声急得冒出了眼泪。    还没来得及慌张多久。    身旁持剑之人就敏锐地发现了端倪:“眼睛滴溜溜转什么呢?不准乱看!”    他用剑抵住韶声的脖子。    “唔唔!”韶声眼角的泪花还没干,也不顾颈上的绳子勒得痛,用尽了最大的力气,重重地点头。    杨将军身着与士兵无异的铁甲,骑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