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11 (第2/2页)
不可能的。 虽然嬴稷并不觉得风车的存在是一个极为机密的秘密,但是……他就是不想告诉别人。 我们秦国还没有全面装备呢,凭什么告诉你们? 年纪大了,就是这么任性。 到春分时刻,咸阳原上的风车和水车组合正式组装完成并且开始投入使用,这次吐出的水可不是被吕不韦使用了些手段悄悄藏在下头水池子里面的水啦,而是真正的河水。 秦川大地的雨季还没有正式到来,但冰川融水已经使得泾河的流速增加,而增大流量的泾河带动了水车,源源不断地将河水提到半空中的储水箱内。 这些河水会经过若干道过滤程序进行预处理,被大致过滤掉泥沙的河水最后会流到一处储水池内,风车的取水口就在这个储水池的靠近口三分之一处。 如此可以尽量避免风车吸入大颗粒泥沙引起风车故障,而如果是小颗粒那基本不成问题,这些河中的淤泥还可以作为土壤的肥料来使用。 这样的手法虽然笨拙了些,过滤效果也没那么好,但优点就在于它采用的是物理沉淀方式,成本几乎没有。如果撇除开雨季泾河特别浑浊的时候需要多做处理,寻常时候一年只需要派人下去掏一次泥沙就可以了,维护方便又安全。 这些被源源不断抽上来的河水很快就浸润了这片土地,它们顺着排水沟乖巧流到了刚开始开挖的蓄水池内。但因为蓄水池如今容量不大,多余的水很快顺着沟渠慢慢流到了咸阳宫的方向。 在不久以后,这些地方都会被另外制作沟渠一路通到咸阳宫,在计划之中,这多余的农田灌溉水会在经过沉淀过滤后成为王宫用水。 如此便可减轻王宫用水全靠雨水以及肩挑手扛储水的压力。 咸阳原上什么都好,就是缺水这一点让生活在这儿的人有些头疼……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后西汉王朝并没有选择这里作为王都所在,而是选择了地势更低、更容易引入水源的渭河对岸。 当然,老刘家也没浪费了这块风水宝地。缺水对于生活不方便,但制造坟冢就很友好啊,再也不用苦恼地下水问题了,谁住谁知道。 题外话暂且不提。 在风车水车被证实可用后没过多久,嬴稷就下达了一道谕令,他令自己的几个公子王孙各自在咸阳原上圈了一块地,让他们全都下地种田去,并且特别无理取闹地表示,种田的收成和他们的零花钱直接画上等号。 也就是种田种得好的,有赏,种得不好就削封邑,而且不允许旁人帮忙,最多带上儿子。 这条命令下达之后嬴稷的儿子们立刻苦不堪言,他们都是在嬴稷登基之后诞生在咸阳的,从生下来就是帝国的公子。虽然老秦人养孩子的方法比较粗犷,但公子公主到底还是不一样的,但就待遇上来说,各国王室公子都是相差无几。 又因为比起别国的公子,秦国不实行分封制,只有封邑制度。 也就是说这些王子们除非有工作去各地办差,否则都只能待在咸阳城内,所有的收入全都来自于父亲赏赐的封邑所出。被牢牢掐住生命线的秦国公子们连不下地的借口都找不到,就算再不甘愿也得为了恰饭去田里转悠。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在这场种田比赛中表现得最为醒目的星不是别人,正是赵政。 赵小政从会走路开始就跟着阿兄下地里头到处溜达,小孩子好奇心重,看到什么不明白的都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