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7 (第2/2页)
瓷碗应声而落摔了个粉碎。 “嘶——”所有的使者都倒抽了一口气,表情均是又紧张又心疼,离得近的方才都快窜出座位去拯救瓷碗了。然而小太子一脸不以为意,“就这样,都摔碎掉。” 他昂着小下巴格外骄傲地说:“为了保证没一件瓷器都独一无二,我们一直都只要最好的。” “使者有所不知,每年我们都必须要销毁小山一样的瓷片。” 不光光是匈奴人,就连大汉的几个官员都被小太子说得一愣一愣的。旁观的夏安然默默举起了茶杯掩饰性地饮了一口茶遮住了抽搐的嘴角,弟弟有戏精的天分,他怎么当初就没看出来? 其实刘彻说的也算是没错吧。 手工制造的时代,难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两件一模一样的器具吗?想要都没有。 至于小山一样的瓷片……更没错了,如今窑炉温度控制艰难,尤其是稍复杂一些的器具炸裂率非常高,每次开窑成功成瓷的也就二三成,其中毫无瑕疵的只有一成不到,其余或多或少会有滴釉染灰等缺点。 破碎的瓷片堆着堆着,可不就成了一座小山。 所以严格来说,弟弟只是稍稍夸大其词,不算骗人——小国王心中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成分只有他自己知道。 见气氛渲染得差不多了,刘彻有些悲伤地叹了口气,“然而,像使者这样那么有欣赏能力的人不多呀,哎。” 使者艰难又有些激动地咽了一口唾沫,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小太子什么都没说,就是送了他一套瓷器,这使得使者在警惕之余内心又有些空落落的。如果太子真的和他商量什么瓷器生意他还会摆姿态拒绝,可现在人家似乎就是小孩子心态,来给你介绍一下我送你的东西有多好,反而弄得他心里头痒嗖嗖的不那么是滋味。 这一日,除了瓷器外刘彻还代表汉皇室赐下了一批礼物。正是夏安然之前所书写的那些,里头有不少米粮盐糖,数量和价值都颇为可观,甚至于比前两年匈奴左部回去时候带的更丰盛了些。 可见大汉还是非常看重匈奴的关系的,匈人使者对此非常满意。 毕竟同行是冤家,同样是使臣,他比左部能得到的好处更多一些自然便显得更加有面子一些。 小太子还特别真诚地对他解释说此前大汉内部有变,商品有了短缺,是以此前贸易时候拿出来的货量少了些,结果此次匈奴送来的东西他们非常欢喜,大汉乃礼仪之邦,所以这次就礼尚往来了一把。 小太子说得非常拗口,通译纠结了半天在一些特有名词上就粗粗略过。匈奴使者听了个大概,得出大汉这次给他们那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功劳的结论,顿时膨胀了。 此后几日他们结束了外交任务在大街上闲逛时遇到一个躲在角落鬼鬼祟祟的人,一看到他们就来兜售货物,还偷偷摸摸给他们他售卖的东西——正是扳指。 事实证明这个小器具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在游牧民族心中非常有地位,在匈奴左部成功过的法子套用到右部来一样有效。 右当户思考了半天,拿出来了部分盐交换了这些扳指。 使节团队伍中聪明人一点都不少,这是他们的建议。 匈奴左部比之右部的劣势就是盐,右部可以从羌族和西域采购盐巴,左部却只能购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