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太子十万火枪兵崛起_第146章 重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重罚 (第1/2页)

    这次的事情尚可喜的确有些胆寒。

    以前作战失利,就算是满人将军的错,那也会怪在汉人将军的身上。

    今天这个错是实实在在的就是尚可喜的。

    以后不好过呀,还是大明那边比较好,打了胜仗怎么都好说。

    在多铎和尚可喜看来,今天的朱慈烺应该是高兴的,虽然歼灭的军队都不是满清主力军队,但也让满清这边遭受重创。

    可朱慈烺是这么想的吗?

    肯定不可能的,以朱慈烺现在的想法来看,这次简直是失败得不能再失败了。

    当初朱慈烺刚刚重生的时候,手下的军队只是简短的训练了半天的功夫,就能够独当一面了。

    黄得功的军队完成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但是最后是个什么结果呢?

    连敌人一个反冲锋都抵挡不住,这个新兵训练可以说是极其失败的。

    刚才的情况看得很清楚,如果要不是李岩将军的骑兵及时赶到,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很难说。

    八旗兵并没有把他们所有的战斗力都给发挥出来,要是遇到那天多铎率领的八旗兵,黄得功今天能不能回来都是个事儿。

    武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打成这个样子,这能算胜利吗?

    当天晚上的时候,三方的战国损失都已经统计出来了。

    尚可喜虽然损失了三万多人,但大部分都是沿途征召的民夫,主力军队并没有多大的损失。

    多铎这边就恨得咬牙切齿的了,一万两千多名八旗兵回不来了,不管是被俘虏还是战死了,总之这个战斗力是削弱了。

    至于剩下的六千多名步兵,多铎的眼里根本就没有看的上,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减弱了城池的防御能力。

    再说朱慈烺这边的两位将军。

    李国栋这边的伤亡只有几百人,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且大部分都是受伤的,真正死亡的并不是很多,连重伤员都不怎么多。

    经过一场战役的洗礼,李国栋的军队开始慢慢的成长起来,比原来的时候要厉害的多。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一支王牌军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黄得功这边就完全不一样了,黄得功的伤亡人数达到了四千人。

    这简直就是一个不敢相信的数字,如果跟多铎那边对比的话,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五。

    在这个年代,一比五的战损比基本上不会出现,除非是打得顺风顺水。

    比如说满清入关的时候,所有的大明军队都不愿意抵抗,他们都望风而逃,这样才能够达到这样的比例。

    朱慈烺没有出现的时候,火枪没有出现的时候,黄得功能够打成这个样子,绝对是朝廷的第一功臣了。

    但如果要是跟旁边的李国栋比起来,你这个成绩能够拿得出门吗?

    自从朱慈烺整顿军队到现在,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比例。

    就算是当初的乌合之众,也绝没有伤亡那么多的时候。

    黄得功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所以背着荆条跪在了太子殿下的御帐外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