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什么事儿也挡不住理工男 (第2/2页)
现在的户籍资料可比不上后世的档案。 上面记录的东西,顶多就是姓名与籍贯。 出生日期什么的根本没有。 看到此处,李承乾叹了口气。 怪不得这些籍贯人口方面的东西,会在日后给历史学家留下那么多难题呢。 这分明与胡编乱造的东西无异么。 “这东西,恐怕要重做喽。” 听闻这话,唐俭明显愣了一下。 “重做?” “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重做户籍了。” 李承乾直接将与李世民述说的打算又与唐俭述说一遍。 唐俭顿时觉得自家殿下这是在纸上谈兵啊。 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岂是光说说就能办到的? 唐俭直接开口道:“殿下,这事儿可得从长计议呀。” “且不说会给国内带来多大的影响。” “光说这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大唐的地域辽阔,人民居住地也分散。 想要彻底调查清楚人口数量,并派发相关文契,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时,他甚至觉得李承乾不止是纸上谈兵这么简单了。 这分明是异想天开呀。 可他那里知道,李承乾所居住的那个年代。 哪怕是再穷困的家庭,也有一个叫户口本的东西记录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 更有非常全面的档案系统,记录国内每一个居民的相关经历。 李承乾也知道,现在没有网络,档案系统这事儿肯定是做不了。 但户口本这事儿绝对可行。 “一天两天做不到,就用一年两年去做。” “国籍论的基础,就是要将国内每一个唐人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在册。” “所以这事儿刻不容缓。” 李承乾的态度也难得强硬。 如若之前,他还不知道唐朝的户籍制度如此落后。 甚至在户部这个最应该全面记录百姓户籍的地方,连一套完整体系都没有。 “可是殿下。” 唐俭面色为难的看着李承乾:“这不止要调度全国官员去普查户籍,更要有大量纸张去制作户籍表。” “且不说官员在调查户籍时需要的花销,光是在制作户籍表时所用的纸张,开销就已经非常巨大了。” “这事儿实在太大了些,臣做不了主呀……” 闻言,李承乾愣了下。 随即也反应过来了。 在古代,纸张造价是非常昂贵的。 首先从各代书法大家的作为上就能看得出来。 先有王羲之这位书法名家在成名后还在地上练字。 后有唐文宗诏定“三绝”之一的张旭在芭蕉叶上练书法。 哪怕是公认最富的宋代,老百姓也都是用不起纸的。 寒门士子去学堂的时候,也都只能用光亮的石板练习写字。 而纸张真正便宜起来直至普及到千家万户,那都已经是建国以后的事儿了。 但纸贵,能挡得住李承乾吗? 作为一个理工男,有被困难难倒的时候吗? “纸的事儿世伯无需cao心,我来解决。” “世伯只需要派遣官员到下面普查人口便好。” 李承乾说的很自信。 但唐俭却心里没底了。 他是打心眼里觉得殿下是在胡闹。 所以在辞别李承乾后,他就直接跑到了皇宫内,面见李世民。马龙藏海的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