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封个逍遥王我种地去 (第1/2页)
“那种感觉,说来奇怪。” “就跟有了底气一样。”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在我犯错的时候,总有人替我藏错。” “在被父皇揍的时候,总有人过来给我上药。” “在有人骂我的时候,总有人帮我出头。” 听着李承乾的述说。 李世民也笑了:“那这种感觉,也还真不错呀。”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想体验一次。” 历史上,很多人骂李世民。 说他对待兄弟同胞,残忍至极。 可谁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从小被兄弟排挤被姐妹疏远。 能听他诉苦,跟他聊天的,除了姐夫柴绍之外,也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有亲兄弟,却不得亲兄弟的快乐。 他心中的苦闷,谁能知道? 世人只知道,他杀了自己的兄弟。 可谁知道,那皇位本来就是他的? 在晋阳起兵时,李渊就曾说过,得了天下,李世民便是太子。 可得了天下之后呢? 太子是李建成的。 而李世民则成了大唐的工具人。 而且还是要处处受排挤,处处受人所制的工具人。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李世民不是杀了自己的亲兄弟。 而是他的亲兄弟一步步逼得他去杀了他们。 之前的李承乾,就像上边一样,认为李世民残忍无情,残杀手足。 可后来,李承乾亲身与李世民相处后。 他就知道了李世民远不是历史上说的那种残暴无情之辈。 如果残暴,他能受万民爱戴? 如果残忍,他能屡次三番为自己曾经的敌人加官进爵? 这些不过都是生在这样一个乱世的无奈而已。 如若不杀,死的可不止李世民一个。 程咬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秦叔宝等等一群人,包括李承乾都活不下来。 他不是一个人在前进,而是背负了很多人的命运。 他将这些苦闷都藏在心底,从不曾对人说起。 可今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了。 李世民仰头望天,看向李承乾,问道:“如若当初站在那位置的是你,你杀还是不杀?” 李承乾抿了抿嘴,只说了一个字。 “杀。” “为何?” 李世民直直的望着他。 “如若不杀。” “我会死,娘会死,舅舅,程伯伯,秦波波,侯叔叔,都会死。” “如果让我用骂名来换这些人活下来,换大唐昌盛的话,我愿意当这个恶人。” 李承乾抬头与李世民对视。 父子俩对视良久。 李世民忽然就笑了。 仰面大笑。 那是一种被人理解后的笑。 “这么多年了,这些事儿憋在我心里这么久了。” “说出来,能被我儿子理解,我就知足了。” 此时的李世民,不像那个九五之尊。 他那副落寞模样与寻常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子无异。 见他这般,李承乾心里莫名的感到了心疼。 他不想做皇帝,不想做太子。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不想成为前世李承乾那般,落得惨死的境地。 二也是怕如李世民一般,背负一切,却有不能叫苦。 “曹cao曾说,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在有时候想来,确实很有道理。” 李承乾神情淡漠:“想做大事儿,自然就不能顾旁人眼光。” “如若总是在意旁人的看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