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 大宋朝的火药迭代? (第2/2页)
建立不久的格物院,被禁卫军重重围住,没有皇帝的特许,是谁都不能进的。 格物院中,除了陈规这样的技术人才,还从工部调来了一些年轻上进的官员,另外,从军器监也调来了有多年经验的工头。 “官家,这边请。” 赵宁跟着陈规走进了里面。 里面是一间很大、很空阔的屋子,屋子里面摆了各式各样的东西,看起来有些杂乱。 “陛下,按照你说的,臣命人提炼了多种硝石,已备于此。” 在前面的盒子里,放着白色的粉末状的物体。 那正是硝石粉,是制造火药的重要材料。 一般被称为火硝。 硝主要有几种来源: 一、厕所附近会有硝土,但数量不多。 二、直接开采硝石,提炼。 中国西北有不少硝石矿。 古人早就掌握了鉴定硝石的方法。 例如在南北朝时,陶弘景提出了一种鉴定硝石的方法,相当科学。 他说:“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今宕昌(甘肃)以北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 就是说,把真硝石放在火焰上一烧,它会使火焰呈紫色,与芒硝不同。 如此看来,中国古代是世界第一制硝大国,也难怪火药诞生在中国。 眼前这些硝石粉放在这里,赵宁说道:“开始吧。” 工匠们开始做配比,将不同粉末混合在一起。 然后拿得很远。 周围有禁卫军守护在赵宁面前。 那些工匠配比完后,开始做一些cao作。 主要是将它们存放在铁球里,用火绳牵引。 这正是震天雷和火蒺藜。 赵宁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这一幕。 一共有十组,放在木头人附近。 过了一会儿,发生了爆破。 随着爆破,一些碎片捡到木头人身上,甚至扎在木头上。 陈规有些惊讶,这震天雷的威力,比之前的要大一点点了。 这份配方是赵官家做的改进。 但赵宁显然还是不怎么满意。 对于他这个现代人来说,震天雷的威力实在是太小了,最多和过年玩的“雷王”炮竹差不多,甚至有时候还没有那个的威力大。 更别提真正的手榴弹了。 而且震天雷是没有引信的,不存在拉线后扔出去,只能点燃火绳等待爆炸。 它的杀伤力极其有限,很多时候甚至只能恐吓敌人。 赵宁说道:“是按照朕上次给你的做的配比吗?” “是的。”陈规将制造过程中的文书呈递上来。 制造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硫、碳。 但不是只要有这三种材质就能制造出炸弹来的。 核心是材质的配比。 然而,古代的度量衡、提炼容器,都无法快速精准三种物质的比例。 这就是赵宁面前的最大的问题。 例如火药中的硝主要是硝酸钾,如何提炼高浓度的硝酸钾? 大宋朝的《武经总要》里记载的火药配比,硝48.66%,硫配比17.03,碳没有记载,还有一些是其他的杂质。 而法国19世纪的化学家贝特罗的火药配比,硝82.28%,硫9.78%,碳7.94。 赵宁看了这份过程记录,看了好一会儿,说道:“硝还需要在提炼,这一次是加入了更多的碳,所以威力稍微大了一点点。”画凌烟的回到宋朝当暴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