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金国使者在大宋的幸福之旅 (第1/2页)
最开始的时候,金国不是直接派使臣过来。 毕竟两国打了几年,有血海深仇,金国不会蠢到直接派使臣进入宋境,那样刚进来就会被乱刀砍死,估计连渣渣都不剩。 最开始,宗望是动用自己潜入在河北的细作,托关系,在大名府一步步找到宗泽。 将金国有意派使臣议和的消息,传达给宗泽。 宗泽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再八百里加急传到了东京,直接送到了赵宁面前。 仅仅在两天之内,宗泽就得到了赵官家的回复:准见。 这事暗中推进得非常快,所以才有了十一月初五,金国使臣进入宋境。 其实,金国使臣进入宋境被安排得也是绝密。 但奈何来接洽的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泄露了消息,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 到了十一月初十的时候,消息已经公开传到东京,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朝廷要求和的声音甚嚣尘上。 传言中,是河北、河东制置使宗泽一手推进的这次求和。 这下在京师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一些热血青年把宗泽骂得狗血淋头,甚至问候了宗泽祖宗十八代,骂他是汉jianian、金人走狗。 甚至还编排了各种顺口溜。 直到第二日的《东京日报》刊登出来,民众才知道,原来这一次的谈判是金国主动要求,朝廷才安排了这场议和。 两日后,《河北战士日报》也刊登了这一次谈判的前因。 总算消除了一部分误会。 但仅仅只是一部分误会,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有大部分人不识字,他们靠的是说书先生了解实况。 而口头传达,总是容易出现偏差。 且纠正一个谣言,本身需要时间成本。 那为什么赵宁不提前通过报纸宣达出来? 这事没法提前宣达,万一宣达后,金国使臣不来东京来了呢? 岂不是打自己脸? 这反而不好收场。 所以国家大事,不到最后确认,是不会对外正式公布的。 至于现在的谣言嘛,倒也没必要非去追究到底,从古自今,谣言一直存在,没法去消除,只要不影响大局即可。 朝廷倒也没有必要事事都向民间解释清楚,毕竟没那么多精力,这件事也没有那个必要。 金国使臣锡林赫鲁在赵州一带被扣押了一段时间,被批准入境。 由专门的军队“护送”他入境。 如果没有军队护送,这货估计走不到京师,在半路就被人群殴而死。 十一月二十日,锡林赫鲁进入京畿地界。 这一路上,有无数军民都做好了弄死这家伙的准备,甚至有人就守在官道附近,吃睡都在那里,目的只有一个:弄死金国使臣。 到了十一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锡林赫鲁已经低调抵达东京。 这是他第二次来东京。 第一次是宣和四年年初。 辽国已经只剩下半壁江山,完颜阿骨打还在,辽国灭亡在即,金国派使臣向大宋示好。 明面上是示好,其实是派人前来打探大宋的实力。 锡林赫鲁第一次到东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