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大宋银行 (第2/2页)
数学角度那就是等于5200,但从社会学角度,它就不等于5200。 一、官吏在收税的过程中,用的工具,无法标准化、精确化,一定会多收。 二、收税中,地方官吏以税粮运输中的耗羡为由,加派,也就是多收,具体收多少,没有标准化,话语权在官吏手中。 三、地方官吏经常巧立名目,例如今天知县家的门要修,要老百姓去服徭役,不去也可以,交钱或者交粮抵消徭役,收税的时候一起收。 这些现实因数一综合下来,5200?剩3000斤不错了! 7200斤,最后剩余3000斤不到,综合下来,一共交上去了58%,把粮食存储损耗一算,一家人勉强糊个口。 甚至遇到灾年,基本上挨饿是常有的事。 这就是真实的古代农民现状。 清代说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不止清代有,自古就有。 其根本原因就是税收的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灰色地带太多,就给了地方官很多发挥空间。 古代当平民是真的惨,即便盛世的平民,也未必过得好。 所以,这大宋朝,无数人削尖脑袋都想进官场。 一旦家里一个人当官,基本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若是罢免他们的官,贬为平民,没收家产,没了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后的生活会很凄惨。 想要大大缓解农税中的这种现象,从理论层面来说,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普及纸币,用纸币交税即可。 不过只是从理论层面来说,如果要实际执行,难度肯定还是很大的。 例如如何将纸币流通到农民手中? 总不能撒钱吧? 金融改革,稍微不慎就引发金融危机,连锁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 但是,即便改革再艰难,赵宁也要去做。 综合下来,这种交钞新政,是断地方官收税收入的,而且是非常大的一笔收入。 这也是王宗濋不愿意干的原因。 他要是敢带头推行,就等着被人喷死吧! “身体不适?那你真是太倒霉了,高俅最近一直在跟朕说你家里还藏着赃款,想要去你家里搜,朕实在不忍心,但为了……” “官家,臣忽然感觉身体又变好了,你看,现在打死一头牛都没问题!” “变好了?” “好了!” “那交钞一事?” “交给臣,绝对没问题!” “真是朕的好舅舅,朕有困难的时候,还是舅舅好!” 赵宁拍了拍王宗濋的肩膀,继续说道:“在你的太府寺再设一个商社局,把京畿路所有商社全部备份到商社局,以后谁要新立商社,必须到商社局登记,审核通过,明白吗?” “还有,太府寺下面一些衙门,没用的就裁掉。” “这……” 老板,你不能随便给我们加工作量吧,加班费呢? “有问题?” “没问题!” 只要你不让高俅去我家,都没问题! “对了,从今天起,你去东府办公,太府寺从属到东府。” “官家,东府那批人骂人太凶残,臣可不可以不去?” “你是朕的舅舅,你还怕被他们骂?”赵宁帮王宗濋整理了一下衣领,“拿出你的气势来!朕的殿前司指挥使、太府寺卿、大宋银行行长,朕的舅舅,朕的卧龙,大聪明!” 就在赵宁跟王宗濋谈话之间,前线传来了消息。 是宗泽发来的,斥候在真定府附近发现了金军大规模聚集的情况。画凌烟的回到宋朝当暴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