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赵官家才是真正的jianian商! (第2/2页)
而且,据高俅不完全推测,此次抄家的数额,高达一百五十万贯,现在大多数钱都已经在运回京师的路上。 抄出来的田产更是多达五十万亩。 新政推行就如此顺利吗? 用军队就砍砍砍就完事了? 如果万事都这么简单,历史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现实引发的连锁问题,永远是复杂的、广泛的。 却说各地暴乱是压下去了,但现在东府依然吵翻天。 因何事而吵? 田降价了! 因这件事吵翻天。 如果一个家里有点积蓄的农民听闻田降价了,一定会点赞:赵官家真是明君啊,我要再购置个十亩田。 但那是农民的看法。 为政者看到的是什么? 田降价了? 为什么? 因为新政让大部分地主豪强一年下来没有什么收入了,甚至稍微再加点耗羡、摊派,就要入不敷出了。 既然如此,那就卖田。 问题就出现在卖田。 政事堂中,李纯佑是这么怼梅执礼的:“田降价,形势户大规模卖田,民间百姓谁有余钱买?若是这个问题不解决,形势户弃田,田归谁所有?民间岂不是因为荒田而大乱?” 他又用很犀利的语气说道:“若是京畿路民生出了问题,粮价大涨,饥民遍地,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政事堂内,却无一人敢答这个问题。 这就是从政者和农民两个角色,看这个问题的不同之处。 所有的政策、经济,都不是单一独立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 想要毁灭一套秩序,很简单,但是毁灭了得重建,否则来临的将是灾难。 梅执礼被怼得脸涨红,他吹胡子瞪眼睛说道:“朝廷来买田!” 李纯佑大笑起来:“你知不知道有多少田?知不知道买这些田要多少钱?” “朝廷在两个月前刚拨发1200万贯到河北、河东赈灾,现在有些地方的官员俸禄都还没有发,有些官员已经弹劾到我们吏部了!” 李纯佑用那种像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梅执礼。 户部衙门的官员一个个气得恨不得冲过去抽李纯佑几巴掌。 “前线军费准备好了吗!”李纯佑又扔了一颗炸弹。 保守派们脸上带着微笑,一副老子今天就是来找茬的架势,看你们这些狗日的王安石信徒怎么收场! “好了,此事吾会与官家与协商。”赵鼎适时发话。 在东府官员们进行了一系列“和谐议事”后,新政引发的朝堂内部对骂,仍在持续。 梅执礼准备跑到赵官家那里去哭诉,结果刚进文德殿的大门,眼泪还没有飙出来,赵宁却说道:“梅卿,你来得正好。” “官家!臣……” “朕打算让户部去测田,最近各地田价不是降了么?朝廷全部买下来!” 梅执礼本准备在赵官家面前,把李纯佑他们痛斥一遍,结果听到赵官家这话,立刻呆住了。 幸福来得就是这么突然。 赵宁:是啊!幸福来的突然,你们以为朕跟你们闹着玩呢,朕就是在等田降价这一天,朝廷低价购买,再分期原价转售出去。画凌烟的回到宋朝当暴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