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 赵官家是个大忙人啊 (第1/2页)
朝廷一口气,向河北、河东抛出如此多的政策,不仅仅是从税务方面减轻河北、河东之地的负担,还要拨款赈灾。 为什么要这么做? 要稳定河北、河东的人心! 更确切的来说,是稳住那里的人。 什么最重要? 人最重要。 没有了人,就什么都没有了,或者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大宋朝的赋税是出了名的繁重的。 例如人头税,导致大宋民间杀婴现象普遍存在。 生孩子就得交税,古代又没有避孕措施,本来就已经活不起了,生孩子还要交税。 于是许多人实在没办法,只能杀婴。 至于和买、和籴(di),就更坑。 什么是和买、和籴?wap..OrG 顾名思义就是官府出钱购买。 例如朝廷打仗,需要粮食,或者布匹,就找民间购买,这种行为叫和买、和籴。 但是,大宋朝的官僚们在这方面的天赋是出众的,在长期找民间购买过程中,朝廷喜欢玩一件事:赊账! 也就是先取货,日后再付款。 赊账这事,久而久之,就没个影了。 于是和买、和籴,就变成了一种税,而不是账! 解释权在官府,说现在要交就交。 大宋官僚:我凭本事赖账,为什么要还? 所以啊,封建时代的老百姓生活,比21世纪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苦得多。 还没完,头子钱又是个什么呢? 凡是与官府产生钱银出纳往来的,按照一定比率缴纳头子钱。 例如你买了官府的盐,产生钱银出纳了吧,除了交盐税,你还得交头子钱。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役钱每千纳头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夫力、輦载之类,并用此钱。” 大致是千分之五。 但这是神宗时代。 大宋的官僚别的不会,想方设法从老百姓那里挖钱绝对是一流。 头子钱刚开始只是产生买卖交的手续费,不知道哪位官员觉得这极为麻烦,干脆就定成固定的税。 于是头子钱,也变成了田赋之外额外的赋税之一,并且越来越高。 到了宋徽宗时代,直接涨到百分之五! 通过减税来留住人,只是方法之一,受了灾,得用钱来快速修复。 河北、河东三路,一共拨款1200万贯! 朝廷不是没钱了吗? 没钱了也得赈灾! 没钱就想办法去搞钱! 北方民生稳定关乎军镇供给,关乎大宋国防安全,不是要不要稳定的问题,而是必须稳定的事情。 那为什么是十年呢? 十年其实是赵宁打出来的一个幌子。 如果一口气全部废掉,那大宋其他各路岂不是要炸锅? 所以是告诉天下人,河北、河东现在受灾,赵官家出于爱民心切,免除十年,而不是废掉。 但其实,赵宁他就不打算再恢复那些坑民的税,并且以后南方各路都会陆陆续续废掉。 赵宁:朕从来不收刮穷鬼的钱,谁有钱朕就赚谁的钱! 大宋官僚:陛下,这钱您赚不了! 赵宁:朕现在在一步步整顿军政,重建军队,赚不赚得了? 大宋官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