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一姐打造计划(2/5) (第2/2页)
“现在都要影视歌三栖发展!” 这个三栖发展其实是从香港那边传播开来的,谭张争霸、四大天王张国荣、梅艳芳,后来还有王菲、谢亭锋等等一大堆,香港极其热衷三栖发展明星,提高影响力,充分利用他们的价值去赚钱。 这个跟欧美那边不太一样,欧美的歌星也好,演员也好,一般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即使演也只是极少数的客串。而不会像国内一样,又演电视剧当演员当主角,又唱歌当歌手出专辑。 当然,这个只是大多数,肯定也有影视歌三栖的艺人… 扯回来,陈曦所谓的三栖发展算是现如今的主流模式,赵燕子、周讯、陈昆都出了专辑,周讯的《看海》、《飘摇》都不错的,陈昆也有《月半弯》… 那陈郝加盟天美,势必要打造成一姐! 出张专辑也是情理之中嘛! “你不是会写歌嘛?柳亦菲的那首《牵丝戏》流传度很广的!” “…她声音条件…行吧,我写三首!” 沉旭东本来想讲高音上不去,但想到了学姐的嘶鸣声,还是挺高昂的… 陈曦翻了翻白眼:“她的声音条件你想必很熟悉吧…” “说什么呢…赶紧回去,别耽误我时间…” 陈曦端起杯子,一口饮尽,头也不回果断离开:“走了。” …… 写歌… 真的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收入太低了! 单纯的作词人,养活自己都很难。 所以,唱片工业的年代,很多词人往往由唱片公司的企划来兼任,企划和音乐制作人对艺人整张唱片的概念进行打造,构思唱片每首单曲的风格,主题,情感,然后根据详尽的企划桉,谱曲作词。 着名词人姚若龙,易家扬,当年都是企划出身,除了在唱片公司做企划打杂,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能够以词作者的身份被公司签约。 比方说方文山,拿了六年练习写歌词,把攒到的一百多首歌词一口气寄出去一百多本,然后才接到了吴宗宪的电话! 沉旭东不是专业作词人! 那他的收费就很固定了… 行业最顶级的也才一首歌两万块! 你写的歌能卖多少钱不说明你的文笔如何,大多和你本人的名气有关。 幸亏他已经是名作家了,否则会遇到这种情况:你这歌词写的不错啊,一千块钱版权买断怎么样? 即便这样,《牵丝戏》他也只收了三万块钱! 按照这个价码,即便沉旭东包办陈郝的专辑,最多也就赚个几十万! 同样的时间,他写个剧本,或者写本书,至少能入账七位数! 投资回报比不一样啊… 当然啦,如果真的要他写,他肯定不乐意,这不是抄嘛! 抄个三首,《雨爱》、《左边》… 呃,杨丞琳的歌需要唱功的… 那就《狮子座》、《最天使》、《有可能的夜晚》再加一首《私奔》吧! 唱功再不行,总比曾哥好吧! 十分钟搞定四首歌… 本来想直接发给陈曦的,转念一想,还是别了,万一她觉得自己有存货… 等她催着要稿的时候,先给一个,然后再给后三个! 沉旭东继续写博客。油炸大金的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