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该死的风雪  (第2/2页)
的鼓舞下,107团的官兵们群情振奋的齐声高喊,一个接一个从范鹏飞师长的面前经过,踏上崎岖的羊肠小道。    在险峻的路段    107团的官兵们钻炮眼,伐树木,搭桥梁越过溪流,迅速开辟出一条翻越崇山峻岭的道路,向山区深处延伸……    三天后    阿卢什塔港口    第2批抵达这里的远征军大部队密密麻麻布满了码头,由于前线军情紧急,时间紧迫,刚刚下船的士兵们略微休整后,便列队向山区深处进发。    从码头边到城镇里,路边摆着一长溜上百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大铁锅旁边就是堆成小山一样的面饼,任由士兵们取用。    翻滚的大铁锅里煮着牛羊rou汤,弥漫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刚刚下船的士兵们可以吃一口热汤,就着饼子吃的肚儿圆。    到了前面    每个士兵可以领到一个布袋子,布袋子里面装着14块面饼和少数咸rou和咸鱼,这是士兵们今后一周的口粮,只有在翻越山区之后,才能得到食物补给。    有的士兵很有经验,在怀里面多揣了几块面饼,其他士兵有样学样,也都尽量多带些食物。    长官们对此视而不见,由于阿卢什塔地处滨海港口地区,物资供给十分方便,并不像塞瓦斯托波尔战区那些深入敌境的己方阵地那样供给困难,所以士兵们可以敞开了拿。    只要自己背得动,一切都不是问题。    兵团司令段德彪少将一脸严肃的站在城外丘陵上,看着面对行进的大军高举旗帜向山区深处进发,全不见头,后不见尾,绵延10多公里的长长队列极为壮观。    他不时的抬头看一下阴云密布的天空,心中忧虑神色布满脸颊。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今天已经是2月15日,前锋部队1.8万余人正在翻越阿卡蒙德山,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并不乐观。    到昨天为止    翻越过程中,已经有300多匹骡马与140余名士兵坠入深崖,这让前锋部队的行进愈发艰难,严重的阻碍了全军行进的速度。    眼看着这鬼天气阴沉了好多天,根据当地人描述,山区有可能迎来罕见的大风雪天气,这对远征军来说不亚于当头重击。    段德彪少将只能在心中暗暗祈求,这场暴风雪来的再迟一些吧!m.zwWX.ORg    哪怕迟个两三天,让远征军的大部分兵力顺利翻越阿卡蒙德山,那就真的谢天谢地了。    最前方的前锋军第5师深入山区已经三天了,今天就应该大部翻越阿卡蒙德山,进入俄军防守薄弱的西部山区。    到了明天傍晚    包括第二师第五师和第六师在内的前锋前1.8万余人,按计划应该突破阿卡蒙德山,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这场暴风雪来的越迟些,对远征军作战就越有利。    “报告司令长官,镇上最有经验的三位老者已经带到,根据他们所述;这场暴风雪应该就在这两天会落下,具体什么时候,那要看沿海的风力。”    一名军官带着三名当地的须发皆白老者来到近前,举手敬军礼报告说道。    他的汇报让段德彪少将心中一沉,脸色凝重的看向身边的詹姆斯-卡恩少将,两人脸上都很难看。    若当地人说的不错,那么远征军麻烦大了。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俄军可不是大毛小毛两三只,而是汇聚起超过13万人的大军,依据着险峻的山势,要塞棱堡和城墙与联军相对抗。    原本计划6个星期的战役,如今已经整整拖了9个月不分胜负,双方死伤50多万,那真是打的伏尸遍地,血流成河。    如今联军凭着火炮优势和米尼步枪优势,在正面对抗中一直压着俄军打,代价是消耗数以百万计的炮弹和无以计数的子弹。    但俄军也不是吃素的,俄军以密集队形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白刃格斗战,一次又一次的击退了英法联军的进攻。    只要有一块黑面包,沙俄来自于冰天雪地的农奴士兵就像坚韧的牲口一样,忍受巨大伤亡坚守在战壕中,像钉子一样不后退一步。    仅仅前锋军的1.8万兵力,很难撕开牛皮膏一样的沙俄阵地。    一旦俄军反应过来,处于内线作战的俄军可以迅速集中力量凶猛反扑,前线投入的1.8万兵力有很大可能深陷重围,最后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这场该死的暴风雪来的真不是时候,一旦风雪肆虐,便阻断了远征军后续兵力的投入,前线投入的1.8万兵力便成了孤军。    问题在于联军最高统帅部计划2月18日在克里米亚战场上发起的全线进攻,已经传达到联军各部队,数十万大军枕戈待旦,不可能因为天气的因素延误下来。    远征军面临着严峻考验,已经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地步。    (本章完)葡萄无牙的狂野北美1846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