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_第一百零三章 国丈投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国丈投降 (第2/2页)

:“不敢劳烦您,我认得路,这就走。”

    “天太黑了,还是住一晚上再走吧。”,皇太极搂着他的脖子又拽了回来。

    他的心里一个邪恶的念头冒了出来。

    ……

    皇宫…

    朱由检召见群臣,在仔细的部署接下来的计划,在他的印象中,历史上皇太极虽然退到南海子。

    但很快会在冲击通州,抢完东西便开始撤军。

    之后八旗军队向东又抢了数城才满载而归。

    所以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将他们一网打尽,唯一的缺点就是怎么打。

    之前满桂,赵率教第一波冲锋输了。

    曹文召训练的铁石营,看起来凶狠,但到了八旗面前,直接降维打击。

    也就是卢象升和关宁铁骑能与之对战。

    可光靠这两只军队还远远不够,目前皇太极已经吃过一回当了。

    绝对不会把军队安排到大炮的射程里。

    他想了半天,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张维贤,孙承宗,李邦华。

    我在这里想有啥用。面前有三位大佬,直接听听他们怎么说不得了。

    张维贤,孙承宗正戴着目镜眼镜看着桌子上的地图。wap..OrG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想要攻破皇太极,只要打埋伏,但后金狡猾,不经过确定前,肯定不会把大部队汇合。

    而他们分散进入外城抢劫,我军更是没办法。

    京师太大,敌人少而精,还分散开来。

    只能赶跑,想要全歼何其困难。

    三位老人在桌子上认真的讨论着,鞭策着,整整讨论了一夜。

    朱由检醒来发现他们还在讨论。

    兵力部署已经精确到小旗,各个街道都部署好了。

    这是要打巷战。

    后金马术厉害,只有巷战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当初明睿宗北狩,蒙古大军杀了进来,兵部尚书于谦就是靠着巷战拖死了蒙古人的大军。

    这次的任务相同,在各门安排好兵力部署。

    最重要的还是通州,它是京师的东大门,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位于通惠河上的永通桥更是扼守京东的咽喉要道。

    这座桥是正统皇帝下旨所建,英宗赐名“永通”。

    而城东是京杭大运河,城南是辽代建的萧太后运粮河,城东北是元代郭守敬主持开凿的通惠河,达到三河汇一城。

    目前皇太极百分之九十的机会走永通,和水路。

    过了河便是城区,所以在这不算宽敞的桥面上阻止在合适不过。

    而且就算他们杀进来了,城中的老百姓大多数也已经撤退了。

    那里才是真正的战场,等待洪承畴将遵化夺回来,赶走了阿敏。

    截掉他们的后路,将会给后金重重一击。

    拟定好策略,朱由检仔细看了一圈。

    发现看不懂。

    他装作认同的模样:“三位先生真是令朕心安。”

    张维贤听后,内心一暖:“陛下,真是折煞我等了。”

    孙承宗咂了咂嘴:“我军畏敌如虎,这种打法虽不妥,但毕竟稳妥。”

    李邦华则是双手作揖:“臣惶恐。”

    “既然定下来了,那就这么打吧,朕永远相信你们。”正天的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