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我摊牌了,我是世界首富_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的大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的大学 (第1/2页)

    王继东身为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学生,也赶上了四年制的大学。

    开学第一天,辅导员公布了成绩。

    王继东比较幸运,这一次并没有挂科。

    不过,他有好几科都比较危险,都处在挂科的边缘。

    王继东的个体经济,现如今已经步入了正轨。

    他也乐得当甩手掌柜的。

    清闲下来的王继东,每天都努力地学习。

    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学期如果再不努力学习的话,很有可能会挂科。

    毕竟,他和这些通过正常渠道上哲大的同学相比,本身就不占什么优势。

    1979年这一年,国内发生了很多大事。

    这一年,国家开放了十万个个体户的名额,鼓励从乡下回到城市的待业青年经营个体经济。

    这一年,国家同时解禁了工商业、副业以及农村的集贸市场。

    也就是说,如果你还在郊区的集贸市场摆摊的话,便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一年,李红章的继承人,向国家要了一块地。这块地就是后世著名的深川贸易港舌口。

    也正是因为打开了这个和香江通商的缺口,深川市才在半年以后,被国家设立为经济特区。

    从小喜欢看书,熟读史书的王继东,每天都在学校内安静地学习,淡然地看着这个国家的变化。

    这天,王继东接到了一封信。

    这封信来自远在和尚沟村的王宝和。

    信中,王宝和说,获得大丰收的那一年,他找到了省里的卢书记,说了承包责任制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卢书记携工作组,到和尚沟村认真地研究了一番。

    他们见昔日里经常靠返销粮维持生计的村民,这一年不光交足了公粮,甚至每人还赚到了数百元的工分,当下便将这个政策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

    承包责任制在全省推广的这一年,整个省的粮食产量和去年相比,整整提升了将近一倍。

    省里看到这一政策的同时,国家也看到了这个政策。

    于是,今年秋收后,国家决定向全国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王宝和作为改革浪潮下的典型人物,还上了本省最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那张报纸连同信件,一同被邮寄了过来。

    报纸上,戴着草帽,古铜色肌肤王宝和站在麦田里,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

    成为典型人物的王宝和,被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不光获得了名誉,还获得了许多政策的红利。

    这一年,和尚沟村作为新时代的典型示范村,获得了自主发展的权利。

    这也是上面对于农村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

    王宝和作为探索乡村经济的领头羊,一时间有些慌。

    无论是大包干,亦或是村集体小作坊,都是王继东提出来的。

    让他带领自己的村子发展经济,他哪会啊?

    所以,他这一次发信件过来,是向王继东求助的。

    看到信件后,王继东心中有些疑惑。

    之前,他不是告诉过王宝和,让他收购西山坡的那家煤矿了吗?

    想到这里,王继东再一次给王宝和回信,让他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