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_第六十六章 分道扬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分道扬镳 (第1/2页)

    楚军退去的第二日,商洛的十二万秦军进驻丹阳,主将为公孙策。

    公孙策到位后,迅速引秦卒修筑了丹阳南面的防线。

    东西以淅水和丹水为天险,极尽地利。

    而后,咸阳方面派遣钦差,是丞相司徒尚的长子,司徒南。

    他带来了天命帝的诏书。

    追谥忠勇侯王言之为“荆国公”。

    褒恤战损秦卒,统免五年赋税。

    身为纪山一役残军的最高将,蒙伯代为领旨。

    听授了旨意,他心底总算是舒了口气。

    此战之败,错不在王言之。

    然秦卒战死者众,又与他这个主帅脱不了干系。

    战败之责,便是褫夺了侯爵,抄没家财也不为过。

    眼下天命帝的圣旨,算是替王言之开脱了,犹有维护之意,谅底下的牛鬼蛇神也不敢责难王家。

    荆与楚同义,“荆国公”即为“楚国公”。

    勋贵能达侯爵便是极点,追谥公爵更是无上的殊荣。

    以楚国号为封,彰示天命帝必伐楚境的决心。

    喜郡王府的李常笑自然也收到了忠勇侯殉国的消息。

    他在府上设了一间灵堂,斋戒三日,便算是悼念了。

    忠勇侯其人,虽是战败之将,却好过苟且偷安,死得壮烈。

    李常笑其实不认识忠勇侯。

    硬要说两者间的联系,不过是与他的长子王猛打过交道。

    栎阳伯王猛正在参与对魏国的征伐。

    咸阳方面暂时封锁了消息,眼下丹阳还在,一切犹有挽回之机,便无需影响前线的军心。

    一月后,少梁传来军情,蒙仲领兵连下河东十三城,秦魏边境再次向西推进了四百里。

    恰好与楚人夺回的故土相当。

    有了先前的教训,天命帝也明白战事是急不得的。

    当天夜里,天命帝乘龙辇亲临武安侯府。

    与武安侯秉烛夜谈,一直到子时才回返。

    次日,帝传旨蒙仲,要他就地安扎,无需继续推进。

    在这之后,原先缓和的秦朝堂再度动荡了。

    金吾卫,又来了。

    ……

    楚郢

    以楚太子芈堰为首的楚皇室和楚贵族就地庆功。

    郢都楚将纷纷列于宴席下首。

    不必说,却也能从衣着上将两批人分出。

    锦衣罗缎不染烟尘,麻布粗衫百孔千疮。

    此役楚国战死兵众也达到了十七万,绝大多数为郢当地的守军。

    寿春援军因为参战晚,十万楚卒不过折损了四万,其中又以新兵为多。

    楚太子麾下的两万部曲身处阵线后沿,几是全员无损。

    在三大王族的运作下,寿春方面遣派使者,宣布楚皇的封赏。

    来使名为宋昱,是景王一系的人。

    擢太子食邑一万,东宫侍卫编制加三千。

    三位王世子各五千食邑,授“右领”职。

    一众姗姗来迟的楚封君子嗣也有封赏。

    金银珠宝,良田美婢。

    讨得楚太子欢心的几人,更是因功封君。

    反倒是郢地的守军,似是被遗忘了。

    圣旨一言未提战死的十三万楚卒抚恤之事。

    楚太子犒军的银两,号称是百万,可是真正送到郢城楚军手中的不过二十万两。

    卫斯麾下的卫家军战死三万余,算上伤残,可战之军只剩一万。

    念在其先祖,得封“鄢陵君”。

    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