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阴兵借道_第104章 汝窑瓷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汝窑瓷器 (第2/2页)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北宋时的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由于北宋后期和金国战乱不息,汝窑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传世珍品非常稀少,比黄金贵重一千倍一万倍都不止。

    孙连仲半信半疑,将信将疑。他不知道谁说的才是真话。他对副官耳语了几句后,副官就出去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不一会副官带着一个老先生进来。

    孙连仲对林樾介绍道:“林少爷这是我的师爷,也是考古界赫赫有名的大师。”

    林樾问道:“想必大师已经鉴定完这批瓷器了?”

    “是的。”

    大师说得理直气壮。

    林樾问道:“那请问大师里面有几件汝窑瓷器?”

    “十七件。”

    林樾闻言一惊,十七件,开玩笑吧。不过林樾只是微微一笑,指了指中间那几件问道:“大师鉴定为汝窑瓷器可就是这几件?”

    大师先是一惊,然后答道:“是的。”

    林樾不屑一顾说道:“我敢肯定那几件瓷器全是仿品。”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师爷一下子就怒了:“黄口小儿,你要辱没老夫你也得有几分真本事才行。你看都不看就说是仿品,有你这样做人的吗?”

    林樾耐心说道:“大师息怒,晚辈绝没有要辱没大师的意思。”林樾说着就蹲下身子,拿起一件瓷器说道:“这是明朝宣德官窑的仿瓷。你看釉色比北宋汝窑要透亮,纹片要比北宋汝窑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

    林樾放下手中的瓷器,再拿起另一个瓷器接着说道:“这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仿品,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蝉翼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因为北宋汝窑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

    “无论是明代的仿品或是清朝仿品从外观看都比北宋汝窑珍品要光鲜亮丽。外行人往往把真的当成假的,假的反而变成真的。以至于传说很多北宋汝窑珍品被不懂行的人视为仿品而遗弃损坏,导致北宋汝窑瓷器存世少之又少。”

    孙连仲着急了,他问他的师爷:“你说说林少爷说的是不是真的?”

    师爷低头不语。

    林樾说道:“也许师爷的长项不在这儿。”

    “除了这个他还有什么长项?”

    孙连仲很不高兴。

    林樾说道:“孙将军息怒,这也不能怪师爷,这个问题本来就很专业......”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说他了,请林少爷再看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北宋汝窑瓷器。如果一件都找不出来,那我这次可真是亏大发了。”

    林樾说道:“孙将军不要这么气馁,就是这几件仿品也很值钱的。”

    “仿品还值钱,林老弟是不是想笑话我?”

    “绝无此意,这些仿品的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工艺非常精湛。”

    林樾说着就开始从这些琳琅满目的瓷器中寻找猎物。他的眼光落在一个瓷碗上,他的目光呆滞了几十秒以后,猛扑过去,拿起瓷碗仔细端量,他看着碗底,口中不由自主地念叨:“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xue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孙连仲问道:“林老弟,怎么了?”

    林樾激动地说道:“孙将军,这是正宗的北宋汝窑瓷器,上面还有乾隆皇帝题写的七言诗。”

    孙连仲看着及其普通的瓷碗问道:“林老弟,你没搞错吧?”

    师爷明显有些不屑,他不相信这个破碗是北宋汝窑瓷器。

    林樾手捧瓷碗,想把它看透一样。武进清修的盗墓:阴兵借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