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两幅唐伯虎的画?都是真的,都是假的! (第2/2页)
不用再写答题板了。” “能鉴定出来才是关键。” 听到老把头的话,其中一人说道: “两幅画的刻章都是真的刻章,确实是唐寅的章子,这没法造假。” “但为什么会有两幅画呢?” 另外一位鉴宝大师应和道: “古画的鉴别,一看年代,二看刻章,三看笔锋。” “这两幅画,年代都是明代时期的画作,刻章也全部都是唐寅的刻章,绘画的内容和形式都一样,就连笔锋浓淡都惊人相似。” “难怪两家鉴宝机构都说他们鉴定的是真迹。” “因为从常规的鉴宝手段来看,这两幅画确实都是真迹!” 两位鉴宝大师的话,让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兴奋。 大家交头接耳,议论声不断。 “两幅都是真的?怎么可能?” “用常规的鉴定方法鉴定,两幅都是真的。但肯定有猫腻啊!” “年代都是明代画作,刻章都有,笔锋也一样,要不是有另一幅画,单拿出来哪一幅,确实都可以说是真迹!”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可现在摆在面前的有两幅画!” “精彩啊,我都不知道哪一幅是真的了!” “看这些大师能不能鉴定出来!” 场中的大师仔细的看着两幅一模一样的画作。 要想鉴定出这两幅画,实在是不容易。 眼下能鉴定的手段都用到,就只剩最后一种方法。 那就看是看风格,看意境。 唐寅本人画作的意境,肯定比仿造者的意境要高得多。 可鉴宝大师靠的都是经验和眼力,本身的艺术境界不一定有多高,你让他们画画或者是雕刻,他们真不一定能画出来。 不过,秦飞不同,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很高。 所以,鉴定这两幅画,对他来说反而难度并没有那么的高。 两幅画的旁边,还放着两幅画的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写着仪器鉴定出来的结果,现如今仪器鉴定很发达,可以鉴定出画作的年代。 但眼下仪器检定已经没什么用了。 三位一级鉴宝大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都有询问之意,但他们都无法确定画作的真假。 此外,老把头把刚才下去的四位一级鉴宝大师也请上来了。 这些人仔细的看了一遍,也没了主意。 古董文物鉴定非常复杂,这种情况下想要辨别出来实在是难如登天。 眼看场面有些焦灼,老把头却注意到秦飞满脸淡定,神色中并无疑惑和不解之色 老把头忍不住问道: “秦大师,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这两幅画,你怎么看?” 秦飞抬起头,看向老把头,笑着说道: “两幅画都是假的!” “也可以说,两幅画都是真的。” 听到秦飞的答案,一时之间,满座皆惊! 七位一级鉴宝大师目光都是落在秦飞的脸上。 两幅画都是假的,也都是真的? 这又是什么玄学? 老把头颇为意外,旋即脸上又浮现出一抹喜色。 “秦大师,这怎么讲,能不能给我们说道说道。” 秦飞感慨道: “这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仿制品,其手笔之大,比我上次遇到的那幅吴道子的《钟馗捉鬼》都要厉害。” 秦飞想起那幅《钟馗捉鬼》图,吴道子的画可力透纸背,所以裱画师会把宣纸分层,剃开上面一层,就能把一幅画分成两幅画。 而眼前这两幅《步溪图》,就更是厉害。 秦飞直接给出答案: “是拼接!” “唐伯虎的画价值几亿,这画背后的造假工坊把价值几亿的画从中间拆分成了两部分,然后,再仿制做旧并且重新拼接。” “这个时代,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五花八门,造假师的手艺甚至可以说位于绘画、雕刻等行业的顶尖。” “这种拼接,用到的仪器也极为复杂,甚至可能拼接了几年才成功!” “但面对好几个亿的利润,他们还是选择了这样做。” “这手笔,这魄力,两幅《步溪图》的背后,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造假集团。” 听到秦飞的话,满场哗然。 大家目瞪口呆。 但这样的结果,也没那么容易让别人信服。 所以,所有人都看向秦飞,等着他接下来的讲解。 这两幅画,究竟怎么看出是拼接出来的?!昙花落的手艺人:我真没想当大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