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我真没想当大师_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物修复,大师的绝妙手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物修复,大师的绝妙手艺! (第2/2页)



    他只是简单做几件,重点是检测烧出来的瓷器釉色,能不能和故宫那几件古董对得上。

    核心还是调配失传的宋朝釉的釉方。

    文物的修缮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秦飞也想贡献一些力量。

    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秦飞带上自己烧制好的瓷器,来到故宫。

    故宫的文物修复教授钱文武跟着他一起,负责这次维修瓷器的任务。

    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冯新阳也过来了。

    钱文武用放大镜仔细对比秦飞烧出来的瓷器和要修缮的古董。

    就这么足足对比了一个小时,才从工具台上下来,如释重负的说道:

    “秦大师,你这调配釉浆的手段简直神了,这釉烧出来和古瓷一模一样,完全可以直接用在上面。”

    听到钱文武的话,秦飞笑而不语。

    本就是同源的手艺,当然一模一样了。

    冯新阳也松了口气,“太好了,那么秦大师就可以直接修复这三件宋朝的瓷器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

    “华夏三套电视台的人还说要来采访,打算做个文物修复的专题。”

    “秦大师,你怎么看?”

    闻言,秦飞回道:“都可以,我尽量去修,不敢保证完全能成功。”

    冯新阳笑道:“失败了也没事,节目只是录制,失败了就不播出。”

    “我相信你,放手去做就行。”

    秦飞点点头,“好。”

    接着,秦飞和教授钱文武开始商量修缮的计划,两个博士生的学徒在这边打下手。

    这次的文物修复以秦飞为主导,属于一项大型活动。

    冯新阳很是高兴,毕竟,宋朝的瓷器那可是价值连城,尤其这还是汝窑和官窑的瓷器,位列五大名窑,就更是珍贵。

    这些瓷器有些剥落的地方,能展出但是效果不好。

    修缮就是填补一点点空缺,但是并不会影响瓷器整体,会让瓷器变得更完整。

    秦飞和钱文武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两日后,央视的记者如约而至。

    能上央视节目,代表着被主流所认可,某种程度上比制作出一件绝美的艺术品还要厉害。

    很多民间手艺大师想上这样的节目都没机会。

    为了追求节目效果,故宫为秦飞和钱文武准备了一套华夏特有的中山装,两人穿上后,厚重和沉稳的感觉扑面而来,视觉效果极好。

    一老一少,有一种继往开来,国泰民安的感觉。

    本次文物修复秦飞是主角,所有的镜头主要拍摄他修复的过程。

    主持人马娟会在中途有一些提问,可以让观众更好的了解文物修复的意义和方法。

    由于秦飞人气颇高,节目也想借助秦飞的人气宣扬文物修复的知识。

    秦飞和节目组算是相辅相成。

    修缮开始之前,马娟对秦飞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

    也是节目播出后的开篇。

    两人相对坐于茶桌旁,面前各放着一杯热茶,周围的环境清幽,气氛极好。

    旁边各有一台机器,拍摄两人的特写,但又不会把机器拍入到画面中。

    两人犹如闲聊一样,马娟笑问道:

    “秦大师,大家对文物修复一直有一个疑问,文物需要修复吗?会不会破坏它们本身的状态?”

    秦飞衣着朴素、淡雅,却又显得贵气十足,给人一种温润公子的感觉。

    他不紧不慢讲述道:

    “文物保护和修复是为了延长文物的寿命,防止文物发生意外损伤或者自然劣化采取的cao作手段。”

    “文物修复包含多个方面,首先要确保不改变文物原状和不损伤文物价值,确保稳定和最小干预,还要确保可逆性。”

    “就是如果修复不成功,要能还原到原来的状态。”

    “这是一项非遗手艺,对记录华夏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秦飞的声音有条不紊,款款大方。

    主持人和他聊天,感觉十分舒服。

    旁边是故宫的红墙青瓦,有几只京都特有的雨燕飞来,在房檐上跳来跳去。

    一切都显得充满生机和活力。昙花落的手艺人:我真没想当大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