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苓子同学不太冷_77、别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7、别跳 (第3/4页)



    “因而,曹cao集团内部比较团结,而袁绍集团内部则是矛盾重重。”

    “最后,作为领导,要有精准而敏锐的判断力。”

    “在具体的战斗之中,袁绍多次犯了致命的错误。”

    “曹cao先是据守官渡,以逸待劳。后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解白马之围,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和文丑,大挫袁军锐气。”

    “接着一方面守官渡与袁绍相持,一方面伺机sao扰袁绍的粮道。”

    “最后曹cao采纳来降袁绍谋士许攸的建议,亲率五千精兵,偷袭袁绍屯粮重地乌巢,焚毁粮食万余车,导致袁军士气崩溃,军心涣散。”

    “袁绍仅余800多骑兵逃回河北,余众七万多人投降曹cao,结果全部被坑杀。袁军主力在此战中被消灭殆尽。”

    欧阳瑞讲解得很细致。

    作为《三国》的书迷,这一段高潮剧情,他来回看了好几遍,也参考过论坛上很多人的分析。

    林辉和公孙瑾也各自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补充。

    “官渡之战后,曹cao基本平定了北方,这一战也扭转了曹cao和袁绍之间的局势。”

    “请问,大家有需要补充和质疑的吗?”

    欧阳瑞信心满满,笑着看向台下。

    “那个,其实袁绍在官渡之战战败以后,其整体实力其实没有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且袁绍在两年时间内再次巩固了统治,曹cao也无力进攻袁绍,双方也还是处于一种对峙的状态。”

    “袁绍的势力被灭,主要是因为他的儿子进行内斗,被曹cao逐个击破。所以河北才被曹cao平定。”

    “官渡之战对局势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公孙瑾站起身,很是认真地道。

    “小说作者是这样写的啊。官渡之战袁绍打败,回去不久后就吐血死了。”

    “你比人作者还懂三国啊?”

    欧阳瑞理直气壮地道。

    班上响起阵阵哄笑声。

    公孙瑾闻言,一时间语塞,只好默默坐下。

    其实用小说中的剧情来做管理学的案例分析是有些不妥当的。

    只是《三国》火得出圈,很多不看网文的人都特意关注了这本书。

    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看过的,对内容有所了解。

    管理学老师也恰好是这本书的粉丝。

    所以用官渡之战做案例分析,倒也说得过去。

    这个课时作业,完成得也还算不错,管理学老师也很满意。

    一整天的课结束,公孙瑾收拾好教材,走在人群中,跟着一起下楼。

    出了教学楼,他一边走,一边想着《三国》后续的剧情。

    后续应该就是刘备携民渡江,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剧情了。

    “舌战群儒那段文戏很精彩,具体台词挺多的,有几段记不太清。”

    公孙瑾思索着,试图从记忆中回忆出全貌。

    记得最深刻的一句是“看来是旧病复发也”。

    之所以深刻,是因为这句话被人做成了表情包。

    “赶紧记下来吧。”

    公孙瑾试着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准备记下。

    摸了摸各个口袋,却发现空空如也。

    在原地愣了愣,突然想起来,应该是落在教室了,便折返回去。

    窗外的天空一片阴郁,乌云像是倒悬着的沧海,雨声淅淅沥沥。

    钟苓子一个人坐在窗边,看着那些敲打在玻璃窗上的雨点,慢慢化成画。

    那双眼睛呆滞又无神,像是忘了上发条的人偶。

    良久,她眸中有了些生气。

    人偶的发条像是转了几圈,驱使着她沿着五楼楼梯,上了六楼。

    到了这里,她仍旧没有停下。

    前往天台的路有些堵,空调的外机呜呜作响。

    纸箱里堆着坏掉的体育用具,练习跆拳头的靶子,红皮裹着海绵和金属的那种。

    坏掉的桌椅和缺胳膊少腿的假人,主任办公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