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0、什么歌?我要听 (第1/3页)
录音棚内,张雅娜看着《似是故人来》的歌词,赞不绝口。 “这歌词,真是你写的?” 张雅娜抬起头看向公孙瑾,眸中异光闪烁。 “算是吧。” 公孙瑾语气平淡,在心里赶忙给林夕道了歉。 “你来看看,你干儿子写的词。” 张雅娜似笑非笑地将歌词递给了师晴。 师晴有些疑惑,接过歌词后细细看了起来。 “同是过路,同做个梦,本应是一对。”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韵脚是根据粤语来做的。” 张雅娜提醒道。 师晴顿时恍然,顺着简谱哼唱起来。 “这个句末的押韵根据粤语来做,很工整啊。” 她微微张开嘴,从疑惑变得惊讶,随后那讶异之色变得愈发浓郁。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唱到这里,她反复唱了两遍,似乎是在细细回味。 上句的归去读作guaiheoi,这一句的登对读作dangdeoi,读音是双押,用国语读音去看是体会不到妙处的。 “小瑾专门研究过粤语的发音和声调吗?” 师晴愈发惊喜。 这词不单单是在押韵上做的好,在意境上也是绝妙。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遗憾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这种爱而不得感情基调与林夕的感情经历有关,在他写的其他歌里也有表达。 比如《红玫瑰》里经典的那一句“得不到的永远在sao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再比如《情意结》里的“难得的激情总枉费,残忍的好人都美丽。”(粤语里美丽读作meilei,和枉费是双字押韵,也是非常精妙的。)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 “俗尘渺渺,天意茫茫,将你共我分开。” “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起承转合之间,歌词的发音和韵脚都完美无缺,感情上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师晴脸上的表情最后由惊讶变成了惊艳,再从惊艳变成狂喜,握着歌词的手都在颤抖。 “真是太妙了,当初要是能有这么好的歌,我恐怕还要在歌坛再待几年。” 她说着,隐隐有些惋惜,将歌词还给了公孙瑾。 “这首歌其实很适合你,没想过自己唱吗?” 张雅娜有些好奇。 “我都老了,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我家小瑾以后可是会超过我的。” 师晴看向公孙瑾,温柔地笑着。 “现在要开始录歌吗?” “这首歌录好就在月底了,要留在十一月初发布?” 张雅娜觉得公孙瑾应该是有继续打榜的打算。 “不了,录好就发布吧。十一月,我另打算。” 公孙瑾笑着摇头。 “那还挺可惜的,这首歌如果在十一月初发布,新歌榜第一的位置又是你的。” 张雅娜有些诧异。 “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感情的寄托,也是我热爱的理想。” “但我这人散漫惯了,总是随心所欲,怎么舒服怎么来。没打算将它变得太功利,也没想过和别人争什么。” “我只唱我的歌,其他的,交给听众吧。” 公孙瑾神态略微有些慵懒,但说得很是认真。 “你和你晴姨年轻时候的性格一样。” 张雅娜闻言,不苟言笑的脸上有了些笑容。 “那当然了,他可是我喂大的。” 师晴揽着公孙瑾的脖颈,很是亲昵。 “行,多余的话就不说了,开始录歌。” 张雅娜坐在沙发上,又恢复了工作时那副专注的样子。 看着她冷漠的神态,公孙瑾也变得有些紧张。 古筝前奏响起,公孙瑾悠悠唱了起来。 罗大佑在作曲时采用了广东大戏的曲调,在这首歌里用了很多民间古典乐器,有古筝、二胡、琵琶和竹笛,还有钹类的打击乐器乐曲贯穿全曲。 今天的一整天,他都在录音棚里度过的,甚至都没怎么吃饭。 张雅娜在录音棚里陪了他一整天。 自从录好千千阕歌后,张雅娜就认同了这個学生,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竟然一天就录好了,不错。” 张雅娜已经拿出了最高的标准,没想到公孙瑾的表现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完美。 “是啊,小瑾唱得越来越好了,就比晴姨差了那么一点。” 师晴眨了眨眼,伸出手指比了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