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6 (第2/2页)
资料: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之后,赵元任的兴趣就变得更广泛了。他先选修了哲学发展史、逻辑学,但童年时期的很多疑惑仍未解开,又选了实验物理、力学热学、有限群理论、系统心理学和语音学。学得如此庞杂,却没有一样浅尝辄止。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数学拿了3个100分,一个99分,创下了康奈尔建校以来,最优异的成绩纪录。1914年,他拿到数学学士学位,这时候大学老师告诉他,“凭你的资质,数学或哲学的研究生奖金,你可以随便申请一个。”赵元任想了想,数学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吧,于是他又中途改行,成了康奈尔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那几年里,赵元任的天才学习能力,简直令同辈人望尘莫及。不但文理兼修,而且所学之精,钻研之深,恐怕后来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难怪胡适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每与人评留美人物,辄常推常州元任君第一。”此外,他还精通各种乐器,终身与钢琴为伴,学生时代开始写歌,一生创作百余首歌曲,当萧友梅创作的,成为北洋政府定下的国歌时,很多人却更愿唱他写的。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首,曲韵悠长,耐人寻味,nongnong的思念和缠绵流转其中。现代音乐的一代宗师萧友梅曾盛赞他:“替我国音乐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萧友梅在赵元任面前,这个世界似乎处处都是谜团,仅仅凭某一学科的知识,是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的。读研究生那几年,他可以胡乱穿衣,几个月不刮胡子和头发,整天窝在床上读康德、罗素,累了就做物理实验、听唱片。研究生一毕业,他又报考了哈佛,1918年,拿到哈佛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康奈尔大学任教,母校给他提供的职位,居然是物理学讲师!1920年到清华上了一年课,1921年他又跑回哈佛研究语音学,顺便当了哲学讲师和中文系教授。赵元任不光读书,做研究生时,他和留美学生,一同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留学期间,西方的工业文明,各种先进科学已经进入爆发期,而中国却还在科学门槛外缓缓爬行。赵元任认为,中华之所以孱弱,就是因为科学不发达。为了提倡科学,传播知识,他们一起创办了一本杂志,将其定名为《科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