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出海平寇  (第1/2页)
    明州去南越,走水路要七八天,往返正好半个月。    上官云龙是五月十日跟陈梁一起去的南越,照理说月底就该回来了。    可杨明一直等到六月初都没见到人,便让石慧娘差人去问问陈梁。    陈梁回信,说上官云龙五月中旬就离开南越了。    一个月,渺无音讯。    一个半月,还是渺无音讯。    眼看着都到六月旬末了,上官云龙还是没有音信。    杨明开始有点急了:“这小子该不会是卷款潜逃了吧?”    这话当然是开玩笑的。    陈梁说上官云龙离开南越时,带走了不少人,那三万两银子想必已经花完了。    杨明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上官云龙出发的时候只要了三万两。    杨明当时想让他多带些银子傍身。    可上官云龙信心十足,言称三万两绰绰有余,死都不肯多拿一分。    杨明只能跟陈梁打了声招呼,若是上官云龙有什么难处,大可向陈梁开口。    结果上官云龙到了南越之后,就跟陈梁分开了,返程的时候也没交代半句。    还是陈梁自己打听到他带着几千人早就走了。    三千人若是要坐船,起码得包下五艘客船。    可石家打听过了,也没有人包船回明州。    那就是走陆路回来了。    从南越回明州,有一千四百多公里路,日行五十公里,走一个月,也差不多了。    但这都一个多月了,上官云龙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让杨明不免有些着急了。    那三千人,对外说的是酒坊要扩建招工,倒不至于被人当成叛军抓了。    可三千人的吃喝却不是个小数目,上官云龙身上几乎是身无分文,他怎么能把人平安带回来?    难不成是学红军长征,挖草根、啃树皮去了?    杨明万万没想到,他还真猜对了。    六月的最后一天,上官云龙终于回来了。    石家第一时间派出商船接应,直接把人带到了石林岛,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站在哨塔上,杨明看着底下这一群难民,表情有些复杂。    三千人个个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好些个连上衣都没有,只有下身围着块破布遮挡,鞋子当然也没有,几乎都是打赤脚,脚底的血泡染红了白沙,在沙滩上留下一排排红黑色的脚印。    可他们的精神头却极好,腰板挺直,眼神坚毅,井然有序地下船,在沙滩上排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    上官云龙的白衣也变成了灰衣,满脸风霜,像是老了好几岁,也沉稳了许多。    等方阵排齐,他便转身抬头,拔剑大喝道:“请少主校阅!”    “请少主校阅!”    三千人像是排练过一样,一同喊了起来。    声音还有些参差不齐,可三千人的呐喊声加起来,声势惊人!    岛上的鸟群惊得一哄而散。    远处造船厂的工匠们忍不住探出脑袋来看。    还在建房子的流寇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此刻,即便他们如此穷酸、如此落魄,却无人敢小看他们。    上官云龙特意花了一个半月,从南越徒步回来,就是为了磨炼他们的性子,训练他们的军纪。    无疑,这三千人现在还远远谈不上什么精兵,甚至都算不上真正的军人。    可只要有了这股精气神,便已然有了军魂。    假以时日,他们定能成为一支百战之军!    杨明不免也有些心潮澎湃。    男子汉大丈夫,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以后这些人就是他的安家立命之本了!    “诸位……”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鼓舞士气的话,可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