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5章 斗争2 (第2/2页)
她都习惯了,突然不能一起吃晚饭,别提多沮丧。 然而沮丧归沮丧,工作要紧。 新年伊始,她也迈入新学期还有半年博三就要结束,她得赶紧忙着把毕业论文赶出来。 刘凯和赵晓霜也只有半年时间就要毕业。 时间过得真快。 如果没出意外,新一批研究生就要入科了。 最近考研初试成绩马上就要出来,之后就是导师忙活的时候,筛选报考的学生,复试出题,面试出题,琐事诸多。 但沈青易却格外清闲。 因为跳槽,她被限制招生一年。 这也意味着,过了今年,赵晓霜和刘凯纷纷毕业后,她手底下不会有新学生涌入。 只剩下周沫、齐延和丁宁。 不过沈青易所在的临床数据研究中心刚成立,科里很缺人,沈青易的意思是,希望赵晓霜和刘凯毕业后,直接留在科里工作。 他们的研究生学历,已经足够,如果以后有变动,再考虑读个在职博士就行。 赵晓霜接受了沈青易的提议,毕竟没有谁能拒绝东大一院这么好的工作单位,她的想法是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读沈青易的博士。 刘凯说想去外面闯闯,没有接受沈青易留在科里工作的邀请。 沈青易大方祝福,希望他能前程似锦。 刘凯也没隐瞒,说是索东豪博后两年之后,去了一家外企,又给了刘凯内推,那边的薪水很可观,外企的福利和机制都很完善,刘凯想好好挣钱,然后给爸爸提供更好的康复条件。 去哪里工作,终究是个人选择。 刘凯和沈青易也把话摊在明面上说,都说开了,没有对对方有所隐瞒。 沈青易很大方,没有那些刻薄的导师酸言酸语几句,说他“没良心”,不懂“感恩”之类的,更没有拿他的毕业论文卡他,不让他走。 要知道,现在的导师,很多都不是传道授业的良心导师。 相反,他们视学生为劳动力,毕业不让走,非让留在自己手底下帮自己做课题,因为要么没有新人来做,要么换个人,这个课题可能就搞不下去,就废了,他们就拿不到经费,挣不到钱。 有的还会打着各种让你知恩图报的幌子,觉得自己带了你三年,你就得用一辈子作为回报,以此来压榨学生,甚至连毕业都卡着你,连工作都不能让你如愿去找。 沈青易显然不是那样的导师。 虽然之前和索东豪有种种不愉快,虽然刘凯最后也依靠索东豪才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但她仍然能笑着祝福刘凯。 没有小肚鸡肠,因为私人恩怨,而对刘凯报复或者冷脸。 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春节过后的第一次组会,大概就讨论了组里学生毕业和科里未来发展的情况。 临结束时。 沈青易觉着自己还有什么事没说,立即翻开自己的笔记本,查漏补缺。 “对了,还有件事,”沈青易庆幸自己及时记了下来,“过几天卫生局那边有个医疗人才建设方面的峰会,据说有不少还是外地引进的,医院这边的意思是,让我做个代表,去看看有没有适合咱们医院的。咱科刚成立,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殷玖的我和骨科大佬闪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