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第2/2页)
做的事。    归卷闲暇时,会写一些关于鄂温克的专栏,是科普,也赚点小钱,算作消遣。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和文字打交道,学习是和文字打交道,消遣,也是和文字打交道,那是会染上文字疲劳症的。    所以,即使她对于历史,尤其是鄂温克族的历史抱有极大的热忱,在填高考志愿之前,她也从未想过要学文。    那个时候,一门心思想念的,是化学系。    对于自己未来的定位,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    之所以走上这条路,是因为额尼向一位远方亲戚询问意见,那人回道:“做化学实验很危险,化学实验室经常爆炸的。女孩子学文,将来可能会轻松一些。”    那位亲戚毕业于清华,他的话对额尼来说如此具有说服力。    所以系统里一个个化学系的志愿被删掉了。    无一例外,全部换成了金融和法律。    但是当年高考,她的化学是满分啊。    她当年如此憧憬化学系,却终未得偿所愿。    这些年轻松了吗?没有。    心中郁气,难以疏解。    她努力推着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步履蹒跚之人行走在荒原,又如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    充满热忱之事,她可以做到A  ,但即便是不喜欢的事情,也要努力做到A,这是她的人生信条。所以法律这条路,她走得很艰难。    后来有一年,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学习法律的时间比平生学习化学的时间都要长了,心中万分难过。    她躲到厕所里,大哭了一场。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被选择了看似康庄的那条,决定了我从那至今八年的道路。    可是,这是我的人生啊,她想。    在荷兰的时候,她对隔壁的波兰同学Adrian讲起这件旧事,语气中几多遗憾。    Adrian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地说道:There’s   no   saying   that   girls   not   for   Science,   or   not   for   Chemistry.   It’s   so   terrible   he   said   that.    归卷动容,泪珠大颗大颗地坠到地上。那是那么多年来,第一次有人跟她说,当年那个高材生说的不对,谁说女生不适合化学?我们大学生物和化学实验室里女孩子有很多。    Adrian,也是男生。    同样是男性,却说出了截然相反的话,一位,劝化学满分的女孩子学文,另一位,以居里夫人作比,说你难道不会成为像玛丽一样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吗?    她终于明白,要坚定自己的心。    没有什么,比自己心里的声音更重要。    错过错过,是错了,不是过了。    她还年轻,一切都还来得及。    只要有钱。    对,只要有钱。    所以,她努力地赚钱,合理地存钱。    所以,她拼命地学语言,考成绩。    选择法语,是因为法国的大学不收学费,只收注册费,若他日果能成行,能为她省去一笔不小的开支。    已然二十五,又算什么呢?她往后,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呢。    她不怕那路绵绵无尽头,她只怕,再无返回当年久久伫立的岔路口的机会。    她也好想,走那条荒草萋萋的道路。    ——    额尼:鄂温克语,“母亲”。    修改了一丢丢的小设定,林矜做LP的“三期基金”改成了“十期”,“周三下午体检”改成了“上午”,前文已修。    鞠躬感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