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一章 几条蛛网下风庭(二) (第1/2页)
“公公!你话太多了!” 翊王沉着声喝止,双喜公公立刻识趣地退到了一旁。 渝帝这才注意到,翊王的左手腕上缠着一层厚厚的白布,上面还有淡淡的血迹渗出。 他皱起眉头,扯了扯嘴角:“抄写经文而已,何故做到如此?” “许道长说,这次长乐殿走水乃是天灾,唯有用至亲之人的血为墨,誊写上百遍《平安经》,方能化险为夷!许道长的话臣弟不敢不信,只要能保皇上平安,这点血也算不得什么。”翊王垂首敛眸,毕恭毕敬。 “许道长?”渝帝转头看向双喜公公:“朕近日来怎么没见过他?” 双喜公公欠身笑道:“陛下,怕是您忘了。当日您在长乐殿欣赏歌舞,许道长前来劝您离开紫微城避祸,您不是一怒之下将他轰走了嘛……” 听他这样一说,渝帝才恍然想起当日的情形。 他揉了揉太阳xue,心中无比懊悔:都怪当时自己色字迷了心,才没有听许道澄的话,竟经历了如此恐怖的事。 他虽然心中这样想,嘴上却仍然不悦的嚷道:“疯道士,速去将他带回来!” “是。”双喜公公一躬身,再次离开了寝殿。 渝帝再看向翊王时,无论是眼神还是脸色都缓和了许多。 “朕听闻你前些日子,一直在乡间走访、写书,可有此事?” “回皇上,臣弟近日来对农耕颇感兴趣。于是一时兴起,便走访了盛京附近的农民。交谈之间,臣弟听闻有些谷物,不但可以种在干涸的土地,而且不需要特别的照料,就能快速成长起来。成熟后的植物不但人畜能食用,还能用来制作草药。臣弟便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一本书,叫《稗草实录》。”翊王如数家珍地汇报。 渝帝脸上一扫方才的阴郁,浮现起淡淡的笑意:“你就是把这些心思都放在这些杂事上了,你若能分拨出一些精力,帮朕管理朝政上,朕也能轻松一些了。” 翊王笑了笑,赧然道:“承蒙皇兄抬举,说来惭愧。对朝政之事,臣弟向来不得其道也不感兴趣。再说,朝中不乏王肃、夏云卿等朝臣辅佐,臣弟还是不要给皇上添乱了,以免惹人笑话!” 渝帝淡笑着摇了摇头:“罢了,你且退下吧,朕有些累了。” 翊王毕恭毕敬的一施礼,方缓缓躬身退出殿去。 ——送别—— 离开渝帝的寝宫,翊王一改方才谦卑的样子,立刻恢复平日里的淡漠和疏远。 此时,他十分确信,方才自己的一番言论和表演,已经让多疑的渝帝,不但撤销了对自己的怀疑,还多了几分信任。 离开紫微城的大门,贴身侍卫铁霖立刻迎过来,护送着他登上马车。 铁霖四下环顾了一下,方才低声说道:“殿下,已将姑娘送到城外,她执意要见您一面,您是否相见?” 翊王摸了摸拇指上的白玉扳指,沉吟了一下:“她做了这么多事,是该见她一见的。” “是!” 铁霖立刻跳上马车,驾着马车往城外缓缓驶去。 马车离开城门,顺着凤凰山郁郁葱葱的山路而上,一直抵达半山腰的风月亭才缓缓停下。 一只苍白而修长的手,掀开车窗的帘子。 一个淡漠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你要见本王?” 亭中俏丽着一位用黑纱蒙面的白裙女子,她莲步轻挪到车窗前,摘下脸上的黑纱,翩翩福身:“多谢殿下赏脸,肯见奴家一面。” 来者竟是“死”在火场的云嫔——寒烟,她全身上下完好无损,一点也看不出受过伤的样子。 一个精致的木盒被递出窗外,翊王的声音随后传出:“这里面的东西,足够你后半生平稳富贵的度日了。” 寒烟迟疑地接过盒子,紧紧抱在怀中,轻声说道:“奴家所做这一切,都是在报答殿下而已。当初,若不是殿下及时救下我,又帮我将仇人绳之於法,奴家断然活不到今日。殿下给予奴家的……已经够多了……” 淡青色的窗帘,遮住翊王的脸,却遮不住他淡漠的强调:“本王向来公私分明,当初救你也有自己的考虑,这段恩情你不必记在心上。至于你后来做的事,却着实帮了本王一个大忙,这些是本王欠你的。除此之外,你若还有其他心愿,本王定会尽力帮你实现。” 寒烟低垂着眼眸,轻咬着唇:“能帮助殿下,是奴家的荣幸,已别无所求……” 翊王终于转过头来,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她,嘱咐道:“记住,从今往后你有了新的名字,开始新的生活。为了你的安全考量,最好将这里的一切都忘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