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祖卿,干票大的吧 (第2/2页)
接下来精彩的就来了。 从山海关这边,到辽前沿途诸地,再到各部将领之手,最后实发到将士手中,这一层层盘剥之下,也就所剩无几了。 这也是为何大明跟建虏打仗,越打建虏越强,越打大明越虚,甚至还滋生出辽东将门,这样的地方准军阀势力。 “祖卿啊,朕决意整顿大明漕运,除了这文官所辖事宜外,朕特意将漕运所辖运军,给明确下来了。” 看着神情复杂的祖大寿,崇祯皇帝装作不知道,继续说道:“朕决意参考九边重镇,设八省运军重镇,专司漕运各段运输事宜,另设提督运军戎政一职,统辖运军事,隶属漕运总督直辖。 以后这个运军啊,就不再是松散的群体,而是定编定制的军队,所以朕打算谴派一员心腹大将,离京赴任!” 不是吧。 难道陛下打算叫我去赴任不成? 内心震惊的祖大寿,心里不免惊呼起来,这个劳什子的提督运军戎政,无论如何都不能去当。 离开辽前,被束缚在京城,就够叫他心烦意乱的了。 甚至还被天子一次次设套。 这要是再给支到江南去,那祖家在辽前的势力,必然会受到严重损失,到时吴家就会顶上来。 “祖卿啊,朕思前想后,此事非你莫属。”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缓步朝祖大寿走去,神情动容道:“漕运关乎国朝命脉,时下国朝艰巨。又是建虏,又是流贼,还有时不时发生的灾害。 若是漕运出现任何问题,那对国朝的打击太大了,朕深知祖卿之才,赴任提督运军一职,定然能替朕分忧。 …若此事祖卿能做好,叫漕运有所改观,朕将敕赏祖卿伯爵,世袭罔替!” 见祖大寿要开口婉拒,崇祯皇帝直接加码,根本就不给祖大寿,任何能拒绝的理由。 都说你是朕之心腹了,还敕赏伯爵,世袭罔替的那种,你祖大寿好意思拒绝吗? 若是拒绝的话,那是什么意思? 眼里面没有朕这个大明皇帝? 心里有没有这不重要! 再者说,叫祖大寿离开神枢营,去提督运军戎政,就江南诸省,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怎会轻易容他祖大寿这员武将的。 大明文官是什么德性,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那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大明武将的,甚至是不加遮掩。 退一万步来讲。 就算祖大寿去了江南,真和那边的官商利益群体,勾搭到一起,那至少也在数年以后了。 等到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也不惧怕。 只要除掉辽东将门,那祖大寿就是无根浮萍,到时一道旨意夺职,他祖大寿什么都不是。 真要敢在江南那边造反,崇祯皇帝求之不得,这下师出有名了,派磨砺的大明新军,南征平叛,顺势军管江南! 时间,现在崇祯皇帝只要时间,只要能从这混乱局势下,抢出几年安稳发展期,一切都是有可能改变的。 离开东暖阁的祖大寿,神情有些复杂,脑子里很是混乱。 他只记得他要离京赴任,被天子赐了道密旨,还叫吴襄随行,至于别的,他都没记起来。 世袭罔替的伯爵。 这个政治加码,叫祖大寿在内心深处,甚至找不到任何理由,能出言婉拒天子。 说不心动是假的。 但漕运的复杂程度,祖大寿心里同样清楚。 可是他敢拒绝吗? 若这样的加码,都敢忤逆圣意,那祖大寿甚至能想象到,天子会怎样对付他,甚至怎样叫祖家身败名裂。 他死是无疑的。 可他死之后,就算辽东都反了,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