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九章 山西民乱 (第2/2页)
,那就代表着事情必然不简单。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要选择相对信任的群体,来秘密的调查此事了。 当前的大明朝啊,君臣之间,相互试探,相互揣摩,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风气一旦坏掉了,想要拨正回来,绝非朝夕间就能完成的。 特别是对大明的这帮勋戚群体,这中间的多数人,都已然背离了初心。 大明敕封给他们世袭罔替的尊荣,叫他们多数都成了精致利己者。 想扭转‘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 那倚重值得信任的勋戚,铲除掉坏掉良心的勋戚,再凭借后续战争,敕封一批新的勋戚,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 多管齐下的治理大明,才能叫摆烂的大明,逐步解决烂摊子,唯有这样,大明才有可能中兴起来。 崇祯皇帝没有想到,一场安置山陕籍逃难灾民事,竟给自己爆出这么多的‘惊喜’,这要是不好好解决的话,那岂不是白白浪费这次契机吗? “沙沙……” 东暖阁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皇爷,出大事了!” 韩赞周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叫崇祯皇帝的眉头紧蹙起来。 “慌什么,天还塌不下来!” 见神情慌张的韩赞周,捧着一摞奏疏,走进东暖阁内,崇祯皇帝皱眉喝道:“这般慌张成何体统。” 噗通~ 面对天子的斥责,韩赞周直接跪在地上,行礼道:“奴婢有罪,请皇爷责罚!” “说,究竟出什么事情了?” 见韩赞周这般,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厌恶的神情,皱眉道:“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楚,你这司礼监随堂太监,是怎么当的!” “奴婢有罪。” 韩赞周难掩惊惧,忙道:“是军机处大臣,兵部左侍郎李邦华,于山西呈递密奏,另四卫营这边,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四人,亦呈递密奏。 言…山西多府县治下,发生民乱……” 好啊! 真是够可以的啊!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脸色立时就冷了下来。 这山西早不民乱,晚不民乱,偏偏在自己着命李邦华,全面整治山西官场,发生了这场民乱。 那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啊。 在身旁服侍的王承恩,没敢大意,快步朝韩赞周走去,弯腰捧起那些密奏,便朝自家皇爷走来。 “你先退下吧。” 看着眼前的这些密奏,崇祯皇帝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冷冷道:“此事若敢在内廷传开,朕要你的命。” “奴婢不敢!” 韩赞周闻言,身如筛糠,当即行礼应道。 尽管崇祯皇帝心里清楚,山西民乱一事,自己压不了多久,但能多压一天,就少一分被动。 自己这才刚打算牛刀小试,整整大明地方官场的不良风气,想杀一批贪官污吏,来震慑下大明朝堂和地方官府。 可事情还没做完,就闹出这样的事情,看来大明治下的各地根基,都糜烂的超出自己想象了啊。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