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人性啊 (第1/2页)
“皇爷…最近几日京畿的粮价、布价等,都呈大涨的趋势。” 王承恩眉头微蹙,微微欠身道:“虽说京畿这边的便民铺,一直在努力平价放粮,甚至是棉布等,可是在京畿各处的某些群体,都用各种手段在哄抬着。 甚至在这期间,还有人…暗中纵火烧粮,密查几处便民铺,现在朝野间的舆情,不是特别的乐观。” “这是有人,开始按奈不住性子,想趁机大发国难财啊。” 崇祯皇帝紧握着御笔,强压怒火,双眼微眯道:“京畿各处的便民铺,没有大碍吧?查到是谁在背后捣鬼没?” “便民铺这边没有大碍。” 王承恩欠身道:“虽说被烧毁一些粮食,但是多数的粮食,都在各地皇庄储备,皇爷未雨绸缪,定期分派粮食,才避免更大的问题。 不过背后捣鬼之人,还没有查明,内厂这边,虽追查到一些jianian贼,可多是地方无赖,想要查明……” ‘这隐秘战线的事宜,非内厂所擅长的啊,且内厂的担子太重,根本就抽调不出人手。’ 听着王承恩所讲之言,崇祯皇帝暗暗说道:‘东厂和西厂,全都被自己派出去了,以至于对北直隶的掌控,变相都削减了不少。 内厂是完全的宦官聚集地,是内帑经济体的核心所在,东厂和西厂却不同,能从宫外募集一些好手。 看来在以后的局势中,必须要留下东厂,或者西厂,不能两支内廷队伍,全都派出去做事了。’ 从崇祯三年开始,所经历的这些事情,崇祯皇帝就能感受到,这上下摆烂的大明,在之后的数年内,必将会爆出一个个雷。 好在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尚处在崇祯皇帝的掌控之内,不至于说陷入到绝对被动的态势之下。 若真是像甲申之乱那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崇祯皇帝才是真的被动。 “去,派人叫骆养性过来。” 沉吟许久的崇祯皇帝,皱眉说道:“既然有人想找死,那朕就成全他们,孙传庭他们,现在才取得一些成果。 就有人在背地里鼓捣这一切了。 当前这朝野间,不知有多少的人,明里暗里的盯着朕,朕要是不做些什么,那他们一个个都不会老实!” “喏!” 王承恩当即作揖应道。 大明所堆积的顽瘴痼疾和毒瘤,并非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更像是串并联的群体,往往一方有所异动,其他领域都会跟着动。 大明在错误的路线上,走的太长也太久了。 这也衍生出尖锐的阶级矛盾,财政崩坏,建虏肆虐,流寇肆虐,土地兼并严重…… 再加之非人力所能阻止的自然灾害,以至于崇祯皇帝想拨乱反正,明里暗里的掣肘和阻挠,往往会以意想不到的形式,来呈现出来的。 当大明的皇帝难啊。 当崇祯朝的皇帝更难! “皇爷,成国公求见。” 高时明踱步走进东暖阁,向崇祯皇帝作揖道。 嗯? 朱纯臣这个家伙,怎么这个时候来求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