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巡视西山(2) (第2/2页)
车,所运输的各类所需,必然需求极大,宽道一事看似很小,却也不能忽视啊。” 作为崇祯皇帝选定的军工产业,所聚集的一个区域,整个西山一带,全都囊括到武备院管辖之内。 各个通往西山的要道,乃至是小路,都在西山火枪营的管辖范围内,以确保西山这里的秘密,不会泄露出去。 建虏八旗能对大明境内了解那般多,崇祯皇帝都不用多想,就能猜到建虏在大明治下,谴派的有暗桩,甚至还收买不少的人。 “启禀陛下。” 在徐光启的眼神示意下,宋应星走上前,欠身道:“进出西山所构建的七条宽道,皆已悉数竣工。 在西山内的几条山道,目下还在加紧夯筑中,得益于内帑调拨的粮饷,不然武备院在西山的谋划建设,不可能这般快竣工。” 一直以来,大明在组织用工这方面,都是简单粗暴的征发劳役,这使得剥削很是严重,且用工效率极慢。 但是围绕西山这边的建设,崇祯皇帝明确向徐光启他们表明,要用按劳分配的方式,以提升积极性。 若是按照劳役的法子,就西山的一应基础建设,没有个一年半载,就别想着能悉数修建起来。 “陛下…前面就是兵仗局的主驻地,这里是专司火药事。”瞧见眼前的建筑群,徐光启走上前,伸手说道。 “按照陛下的旨意,搬迁至西山的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衙署,在武备院的统一调配之下,重新进行了职权划分。 所辖的一应匠户,按照细化后的谋划部署,进行了分配,得知陛下要出巡西山,考虑到安全问题,今日兵仗局这边,暂时停产了。” “嗯,那我们进去看看吧。” 看着眼前的兵仗局衙署,崇祯皇帝伸手道:“也叫朕看看,你们武备院这边,是否切实履行相应职责了。” “喏!” 小农经济下的各类衙署,乃至所辖各类产业,仅论效率这一块,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还是比较底下的。 作为大明的军工产业重地,能进驻到西山的一应衙署,必须保持高效的运转,先前那套呆板、落后的运转机制,必须要全面摒弃掉。 崇祯皇帝在徐光启、宋应星他们的陪同下,走进这兵仗局衙署之际。 黄得功却走上前,对朱纯臣、汤国祚、孙祖寿等勋戚、大臣,微微一笑道:“诸公,这西山的一应衙署,除武备院的官员,能自由进入外。 包括西山火枪营在内,都不能随意进出。 还请诸公能够见谅,此乃陛下所定,我等就暂且在这兵仗局衙署外,恭候御驾吧。” “……” 被拦下的朱纯臣、汤国祚等在职勋戚,一个个剑眉倒张,怒视起黄得功,他们可是当朝勋戚,竟被拦下来了。 反倒是孙祖寿,却表现得很淡定。 甚至还神情平静的,扫视着把守在兵仗局衙署外的一众锐士,心里暗暗感慨起来,这黄得功练兵还真有几分真本事啊。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