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巡视西山(1) (第2/2页)
更多的权柄等等。 臣明白陛下想整顿朝堂,好叫先前混乱的朝局,恢复到安定的秩序下,毕竟现阶段的国朝,可谓是内忧外困。 频生的灾害,肆虐的流寇反叛,虎视眈眈的建虏,包括各地赋税所存问题等等,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徐光启是真敢讲真话啊。 不过朕喜欢。 听着徐光启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笑意,他不怕朝臣说真话,就怕朝臣联合起来哄骗自己。 毕竟他这个大明天子,在紫禁城,在京城,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可离开了权力中枢,又有多少人认他呢? 在皇权不下乡的大势面前,政令出了京城,不利于自身的种种政令,那些在地方为官的群体,包括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又有多少会真心奉行呢? “爱卿能体会到朕的用意,能体悟到朕的难处,朕心甚慰啊。”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开口道:“朕将爱卿擢进内阁,就是想叫爱卿,能多多的替朕分忧,替社稷分忧。 以后在内阁这边,要多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要只放在武备院、农科、仓场事这些职责上。 要敢于在内阁这边,讲出自己的主张,内阁不是一言堂,谁说的对,谁提出的想法,切实是对社稷有用的,就该大力支持才对嘛。” 责任制内阁,应该是一个强权的内阁,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先前成基命绕开韩爌他们,直接来找自己规谏,这叫崇祯皇帝很是气恼,不能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的内阁大臣,要之何用? “陛下,西山到了。” 王承恩的声音,在銮驾外响起。 “走,爱卿随朕,去巡视西山,去看看武备院。” 心情不错的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看向徐光启说道:“过去这么长的时间,军器局和兵仗局等有司,在此筹建的也差不多了。 之后西山这边,要多多为我大明健儿,量产优质的火药,还有威力大、质量可靠的火铳和火炮。 建虏之患,朕一定要终结了他!” 以下克上的建虏,是崇祯皇帝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大明何时能中兴,何时能崛起,就看大明能否镇压建虏叛乱。 打出来的君威,才能震慑天下。 虽说摆在眼前的路,并不是那般好走的,但崇祯皇帝却充满了斗志,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征战天下吗? 要么自己是造反派。 要么既得利益群体是造反派。 “拜见陛下!” 走出銮驾的崇祯皇帝,瞧见黄得功所领的西山火枪营,向自己单膝跪地,行军礼喝喊起来。 而宋应星、焦勖、邓玉函那帮武备院官吏,向自己作揖行礼。 至于随驾的一众人等,无不是低首恭候,这种被万千人敬仰的感觉,叫崇祯皇帝带着笑意,缓步走下了銮驾。 在自己的谋划和安排下,西山这边,可谓是经营的铁板一块,说起来,可比朝堂要安全太多太多了。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