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6章 权贵的待遇都一样,有些病也许是富贵病 (第3/3页)
阳性的线索,开始重点查消化道。 先给患儿做了一个全消化道造影。 周灿可以推断出,此时的这位专家一定是信心满满,心里憋着一股劲,老子一定能把这个孩子的病因找到。而且马上就会找到,立下大功。 全消化道造影没有白做,发现了患儿的十二指肠粘膜有明显增粗。 才这么小的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十二指肠粘膜增粗,意味着病情已经发生较长一段时间了。 就好比我们的手掌,如果只是干一两天的重体力活,根本不可能磨出老茧。 只有长时间干一些苦力活,才有可能磨出茧子。 茧子越多,越厚,说明干的苦力活时间越长。 十二指肠黏膜变粗糙,往往意味着患者存在长期慢性炎症表现,与长期的饮食生活没有规律、不注意运动等因素有关系。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周灿看来,这不算什么大问题。 如果仅仅只是十二指肠粘膜粗糙,没有其它症状,压根不需要处理。只需注意观察,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有条的话,可以坚持舒缓柔和的运动,饮食以清淡好消化为主。 比如吃稀粥、面条、藕粉、牛奶、豆浆、橘子等,只要按时进餐,有规律的生活一般都没什么事。 情况也能很快得到改观。 第二位专家费了大力气,给患儿查了全消化道造影,最终只得到这么一点发现,能够想像到,他肯定是极度不甘心,感到非常失望。 就好比我们看到一口鱼塘,水很深,面积很大,甚至可以看到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 心想,这口鱼塘里面肯定有很多鱼,不说抓个万把斤,至少几千斤没问题。 然后把水抽干,费了很大力气,才捉上来几桶小鱼小虾。 这位省儿童医院的专家本来是想抓‘大鱼’,结果只抓到一条‘小鱼’,不失望才怪了。 医生查病有时候就是这样,信心满满的锁定目标,然后费尽周章查了一个空。 这位专家没查出问题,肯定不甘心啊,也没法向家属交代。 于是又开始了下一个检查。 查什么呢? 胃镜。 大便间断性潜血,那说明肯定是存在出血点的。 周灿就曾经攻破过这样一个类似的病例,那位患者也是消化道出血,但就是查不出病因。后来经过周灿的不懈努力,最终才发现患者感染了一种罕见的寄生虫。 因为这个病例,他还与重症医学科的石医生一起写了一篇论文,并且先是登上了国内的核心医学期刊。 后来还录入了SCI医学期刊。 石医生也借此成功评上了副高职称。 周灿获得的好处同样不小。以他的条件与学识,第一次写论文就能达到这么高的高度,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为他极大的增加了潜力分。 后来,他到馨香妇幼医院坐诊时被医院选进名医堂储备人才序列,那篇SCI论文有着一定功劳。 胃镜自从发明以后,它可以帮助医生精准的查探出上消化道的诸多疾病。 包括CT、超声,甚至核磁都难以查出来的病灶,胃镜可以查出来。 这位专家给患儿查了胃镜后,还真的有了新的重大发现。 患儿存在萎缩性胃炎,并且存在十二指肠粘膜水肿。 有点类似脑回状水肿。 做胃镜时,随便取了十二指肠标本做病理。 说实话,查到这一步,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癌症了。 做个病理非常有必要。 因为前期已经按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根本没有效果。 根据临床经验,明明发现存在这方面的病变,但是按照这个疾病给药治疗却无效,往往都预示着结果可能会很糟糕。 经过病理检查后,确定患儿属于重度急性及慢性炎,同时还存在绒毛萎缩。 这时候周灿的脑子里冒出一个疾病名,外乳糜泻。 乳糜泻又称麦胶性肠病、非热带性脂肪泻,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比较高,在我国却是很少见。 周灿这时候能想到的是,富贵人家有富贵人家的苦,比如‘富贵病’。江边鱼翁的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