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 医学生有多难,神外的求助 (第3/3页)
这非常重要。 使用器械钳夹、牵拉各种器官、组织时,非常容易损伤它们。传递术升到四级,这个问题总算是得以顺利解决。 “终于又有一门医术晋升到四级了。不断升级医术的感觉真好。” 周灿非常清楚,每天门医术的提升,都意味着他的实力变得更强大了。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一位名医的长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像周灿这样,一门医术一门医术的逐步提升,不断把自己的短板补齐,把擅长领域变得更加擅长,才能最终成为一代名医。 传递术升完级,周灿这回可以洗澡安心睡觉了。 洗完澡,他坐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先是把今天的手术心得与要点做好记录。 然后开始学习医学基础知识。 雪燕主任为他花费大量心血制定的长期学习计划,他要将其执行到底。学习本就是一个坚持与积累的过程。 考过了执医证,不代表不用学习了。 真想要有大发展,欠缺的那些医学知识必须补上去。 本科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其实非常有限,因为第五年就要进医院实习,这期间的学习基本上就是断断续续了。 正儿八经的读书,仅四年时间。 这也是很多好一点的三甲医院招聘医生时,优先招聘研硕、研博的原因。 研究生的医学知识更渊博,特别是在他们选择的专业领域,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耕,稍加培养就有可能成为独挡一面的骨干医生。 正常情况下,医院培养一个本科生成为科室的骨干医生,需要的周期更长。 要是碰到学习懈怠的本科生,不但培养周期更长,而且很难成材。 最终的结果就是拉低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周灿现在各领域齐齐发力,大有百花齐放之势。重中之重的学术方面,肯定不能落后太多,必须奋起迎头追赶。 上次为了考执医证,恶补了许多医学知识,他明显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病理诊断、医嘱用药、病房管理、手术等多个方面都享受到了医学知识提升后带来的巨大进步。 一直看书到十二点,周灿这才熄灯睡觉。 另一张床上的金铭希早就响起了呼噜声。 两人的差距,也在一点点拉大。 刚通过规培考试时,周灿在手术实cao方面,其实是不如金铭希的。治疗经验,手术经验,医学基础知识,全都要比金铭希差很多。 现在,金铭希已经远不如他。 所以说,勤奋非常有用。可以让周灿快速超越一个又一个的对手。 睡得迷迷糊糊间,他的手机响了。 周灿随手按掉,翻了一个身,继续睡觉。 打机铃声再次响起。 这回他清醒了一些,意识到有人打电话进来。 “你好,请问是周灿医生吗?” 一个年轻且温柔的女子声音传了过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急促。 “是我!” 周灿的瞌睡醒了大半,半夜接到医院的急诊电话也不是第一次了。 遇到病人出现危情,值班医生很难有能力处理。这时候多半会打电话叫相关的医生赶去医院参与抢救和会诊。 周灿现在还只是个规培生,被呼唤的次数并不多。 医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们,还有实习生,应该属于这个群体的重度受害者。 打电话叫实习生过去是为了让他们干抢救中的杂活。 送患者做检查,拿检查结果,拿药,手术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活,都得靠实习医生来承担。 “周医生,这个时候打扰您休息,非常不好意思。我这里是神经外科,刚才从急诊送来一位患者,重度昏迷,脑出血,急需抢救。武主任请你过来一起参与会诊与抢救。” 她把事情缘由简单说了一遍。 “好的,我马上赶到医院!” 周灿挂掉电话,一边穿衣服一边冲出公寓楼,奔往医院。 不用担心别人看到会以为他发神经,这种情形在这栋公寓楼每天都会上演很多次。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医生只要接到医院打来的急诊电话,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 一路飞奔,赶过去救人。 周灿心中暗自纳闷,神经外科怎么突然想到请他一个规培生过去参与抢救? 他在神外规培过几个月,对神外的实力非常了解。 除了巅峰手术刀武白鹤,神外还有着许多神经外科领域的精英医生。光是主任、副主任医师都有很多位。 如此强大的一个科室,特意叫他一个规培生赶去支援,这让周灿难免有些自我膨胀的想法。 他心中琢磨着那位患者的病情。 肯定不是简单的脑出血。江边鱼翁的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