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_第176章 慢,真会出人命。救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慢,真会出人命。救场 (第2/4页)

 就相当于把一棵树的重要主根斩断一根,对树木的生长肯定会造成影响。

    实际上,人体更复杂,比树木脆弱多了。

    论生命之顽强,植物超过人类十倍都不止。

    “他娘的,早知道出血点在这里,需要拿掉这根肋骨,就不应该把刀口开在这儿了。”龙医生一边骂着娘,一边标准出血点位。

    然后迅速扩大创口,接着锯断肋骨。

    将这根肋骨拿下来可不是想的那么容易,将肋骨与周围组织分离是个细致活。

    龙医生的分离术也就勉强摸到主治的门槛,实际上还没达到主治级别。

    看他这么慢吞吞的一刀一刀小心分离着周围的组织,周灿又是一阵着急。

    即便自体血回输,那也需要时间。

    更不可能无限回输。

    不及时止血,病人将会越来越危险。术后的并发症风险也会大幅增加。

    人的血液系统非常奇妙。比如高血压病人,很多不懂医学的人会天真的认为血压高,不就是血管里的血液太多了吗?

    在病人身上割开一个伤口,放掉一部分血,不就恢复正常了吗?

    如果治病时遇到主张这种治疗方法的医生,不要犹豫,立刻报警就对了。十有八九是个江湖骗子,江湖假神医。

    人体的血液大约占体重的8%左右。

    100斤的成年人,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如果是200斤的大胖子,体内有8000毫升血液不用奇怪。

    大多数成年人的正常血量在五六千毫升左右。

    以一个4000毫升血液的成年人为例,他体内真正参与循环的血液其实只有70%左右,最多不会超过80%。

    剩下的30%血液会储存在体内各个组织细胞内。

    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流失了500毫升血液。你以为血管里的血液会因此而减少吗?

    不会。

    身体的血液系统察觉到血管中的血液减少了以后,会迅速调动体液补充进去。

    我们人体的大部分都是水。

    新生儿的水分含量甚至有可能高达80%,成年人要低一点,也有60%左右。

    所以,理论上来说,即便身体流失4000毫升血液,如果这个过程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的身体就可以把流失的血液补充回来,始终维持在4000毫升的样子。

    当然,毕竟是体液补充的,血液总量没变,但是血液的浓度被稀释了。

    身体肯定会出问题。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电解质,这些微量元素的流失,体液是没办法迅速补回去的。

    这会造成身体整个循环系统紊乱。

    后果十分严重。

    理论上来说,每次献血200毫升左右对身体无害,反而有益。一次献血400毫升以上,就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

    短时间频繁献血,同样危害很多。

    根据科学评判,成年人每半年左右献一次血对身体无害。

    手术台上的这位病人一直出血不止,而且本身就已经出了很多血,情况其实相当危险。

    龙医生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分离肋骨周围组织时,额头不断冒汗。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周灿即便有能力比龙医生做得更好,更快。

    但是规培与新人的身份,决定着他只能按兵不动,静静等待时机。

    在上级医生面前出风头,除非得到了那位上级医生的认可。否则就是自己找事。

    “病人快不行了!还要多久才能止住血?”

    官医生一直保持着沉默。

    此刻眼瞅着病人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弱,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官医生心里那是真的着急。

    “这截肋骨与周围组织的分离太难了,搞快了怕损伤重要血管与神经。官医生再想办法撑一会。”

    主刀与麻醉医生就像是并肩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