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7章 又一门五级医术,出事了 (第3/3页)
弄那么个种植基地,不但要经常下地拔草、植苗、育苗,还得把成品药材制成可供售卖的合格中药,要做的工作量真不小。” “很多事情他舍不得花钱请人,都是自己干了。住的就是简易工房,吃的也非常随意。有时候就是两个白馒头加一壶自带的温开水在地里头解决了。” 温主任说起儿子种植中药的事情,话闸子止都止不住。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儿子为了种植中药材,确实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要不是心中有着梦想,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 “您的儿子真的特别了不起!我觉得您应该多多支持他,上阵父子兵嘛!” 周灿能理解创业初期的各种艰辛。 很多事业,只要步入了正轨就能轻松很多。 创业初期不但经验欠缺,而且投入也是极大。 “以前莪是坚决反对这事的。现在不说特别支持,但是在能力范围以内,我也就不去管养老不养老了。我和老伴所有的积蓄几乎都搭进去了。中药的销量并不大,我对这事还是挺担心的。主要我家那小子三十二岁的人了,还没结婚。” 可怜天下父母心。 温主任既担心儿子的前途,更担心儿子没成家的事情。 32岁没结婚,确实属于大龄单身青年。 也难怪温主任有些着急。 “中药的销量不大,那是因为中医严重没落。我估计中医的复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可以建议您的儿子适当控制种植规模,增加种植的品种数量。另外,个人觉得养生、滋补方面的中药材市场前景非常不错,这方面可以适当加大种植。” “只要滋补类药材赚了钱,至少可以弥补普通药材种植可能带来的亏损。这事业就能长久,就有发展的机会。” 周灿提出了相对中肯的一些建议。 论商业头脑,温主任的儿子应该比不过周灿。 “说得太好了!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得记下来。今天晚上就把你的一些建议告诉我儿子。” 温主任听完周灿的建议,觉得非常有道理。 还真的拿出纸笔,快速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 写完以后,温主任抬头看向周灿,目光中带着nongnong的期许。 “周医生在内镜手术、病理诊断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天份,自身也是十分努力。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低。我想问问你,三年的规培结束后,有没有兴趣到神外发展?与别的科室相比,神外带给你的舞台会更大,也与你的手术能力高度匹配。” 他邀请时,用的词语很有讲究。 问周灿有没有兴趣到神外发展,而不是到神外工作。 “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我规培结束后,准备先回急诊科工作。急诊科的娄主任、许医生待我都是极好,我自认为是一个感恩的人。回到急诊科既是他们所期待的,也是我对他们的一份感恩。” 周灿能够说出内心的许多真实想法。 说明对温主任的信任度相当高。 与温主任交谈也是极为真诚。 “看来想要留你在神外工作是很难喽!我也只是询问一下你的想法,肯定会尊重你的选择与意愿。以后在急诊工作也好,在别的科室工作也罢,哪怕离开了图雅医院,有神经外科方面的问题,依然可以随时问我。” 温主任与谢主任的狭隘比起来,那真的是天壤之别。 “谢谢您!能遇见您这么好的一位导师,是我的幸运。以后逢年过节,打个电话或者发条信息问候一下您,那肯定少不了。” 周灿这么说,就是想告诉温主任,两个月来的照顾指导之恩,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哈哈,好好好!你这孩子,真让人欣慰。” 温主任开怀大笑。 这时,温主任的手机响了。 “我先接个电话。” 温主任打完招呼,接通。 听了几句后,温主任的脸色微变。 “我马上带人赶过来。” 肯定是出事了。 周灿的心头一阵发紧,到底是哪位病人出事了? 马上都要走了,出个事,那可真够让人郁闷的。 “周医生,立刻跟我去手术室参与抢救病人。” 温主任一脸凝重,语气急迫。 “好!” 周灿起身跟着他快步向手术室走去。 “是哪位病人出事了?刚做三叉神经切断术的病人吗?” “不是我们组的病人,是武主任组内的一位病人。做过气管切开术,一直在ICU住着,不知道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温主任的眉头紧锁。 所有负责任的医生遇到病情危重的病人,差不多都是这种如临大敌的凝重表情。江边鱼翁的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