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刘盈:宜将剩勇追穷寇! (第2/2页)
想到了自己的那个刚过及笄之年的侄女。 温良贤淑,花容月貌,重要的是饱读诗书,孔府中的所有典籍都倒背如流…… “嗯,就这样吧!” 孔聚轻轻点头,觉得自己也算是对得起自己死去多年的兄长,孔子八世孙孔鲋! ……………………………… 汉军炮台上,当烟雾终于在草原勐烈的狂风吹拂下消散之后,炮手顺着火炮尾部的小孔刺破火药包,插上火捻子,等待着炮长调整炮口角度。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匈奴骑兵,而是那些穿着显眼,站在牛车上扭来扭曲的大高个! 真的是完美的标靶啊! 伴随着一面红旗的落下,四十门四磅炮所在的炮台上顿时传出一阵阵呲呲呲的声音,紧接着,轰鸣声再起,白烟喷涌而出,炮长一声哀叹,既盼望风来的更勐烈些,又盼望不要起风…… 嗯,之前的停止射击,就是因为烟雾太大了,完全看不清弹道,无法调整射击的角度和方向。 站在高高的云车之上,再度从刘邦手中抢走了指挥权的韩信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于是他晃动手中的鸟旗,这是号令骑兵全体出动的命令。 匈奴人的战法从秦军以及赵军那里借鉴了不少,列阵的时候由万骑统领大队,然后再分散为一个又一个的千人队。 当这些千人队遭受到火炮轰击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的散开,融入到另一边的千人队中,这样很多时候就歪打正着的避开了后续的炮击。 所以,韩信的想法,就是让汉军骑兵出动,用强弩和让匈奴人有些畏惧的冲锋,挤压匈奴人的阵型,让他们从之前的松松散散,变成密密麻麻。 这样,火炮就不需要停下来等遮蔽视线的烟雾散去,而是可以不间断的轰击! 毕竟这一时期的弹道其实是一种玄学,距离稍稍一远,就连炮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将会落在哪里…… 因此,只要敌人的阵型够密集,只要随便瞄瞄就能炸死他们一条线! 嗯,这也是西班牙大方阵落寞的原因。 毕竟在战争之神的咆孝中,士兵们扎堆聚在一起和直接送死没多大区别。 不过匈奴人并不知道这一秘密,或者说他们现在还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汉军杀死。 尤其是那些萨满巫师化整为零,碎了一地之后,他们的士气更是跌落到了极点,如果不是因为冒顿就在军中,只怕他们早就四散而逃了! 于是在面对着汉军骑兵的两翼包抄,咄咄逼人的态势时,他们几乎不假思索的开始向内收缩,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 这一刻,他们想起了曾经在草原上看到的狼群狩猎。 狼群将黄羊围在河流弯曲处,亦或是悬崖边上,不断奔跑羊攻,逼迫羊群慌不择路的跳水亦或是跳崖。 如今,自诩为狼的他们变成了黄羊,而汉军骑兵却变成了狼…… 耻辱感,顿时涌上匈奴人的心头。 很多不堪受辱的匈奴武士挥舞着手中的短矛内弧刀发动反冲锋,试图告诉那些奔驰往复的汉军骑兵一件事。 某,不可轻辱! 然后,他们就被汉军骑兵手中的臂张弩射成了筛子…… 于是,云车之上的韩信挥动令旗,一队队手持剑盾长枪的汉军步兵,开始在不影响火炮射界的情况下缓步前推。 步兵前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炮兵再度上前移动,好使用那种杀伤力更加强大的榴霰弹! 至于次要目的,则是为了接应汉军骑兵,防止匈奴人真的狗急跳墙,全军实施反冲锋。 虽然汉军战力不差,但毕竟蚁多咬死象,在这种降维打击之下,能减少伤亡就尽量减少伤亡。 嗯,戎狄骑兵不算。 韩信望着那帮放弃弩箭攒射,主动和匈奴人贴身rou搏的家伙,突然觉得他们很有可能是自己这一战的污点…… 刘盈看着这一幕轻轻摇头,要不是产能跟不上,燧发枪的数量太少,火药的数量也不能让炮兵敞开了用,否则这一战正好拿匈奴人实验一下明清时代的一种战法。 九进十连环! 也就是大阵先整体前进,每前进17米便枪炮齐射一轮,如此重复九次,第十次时火炮连续发射,鸟枪兵进行原地轮射,保持火力不间断。 这样一路平推倾泻火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这种战术以及兵力火器配比,即便是放在同时期的西方也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而在匈奴人后方,看着汉军步兵开始前推,冒顿长叹一声,躺在四名骑兵紧紧握着的软垫上掉头离开。 “匈奴人跑了,快追啊!”曹吉利的天命唯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