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卷吧,你们就卷吧 (第1/2页)
横浦关。 关南的山坡上,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篝火,宿营在这里的南越国军队把稻米和清水放进竹筒,丢进篝火里加热,接着从行军背囊里拿出咸鱼、干贝、海藻,野菜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股脑丢入架在篝火上的陶锅炖煮起来。 没过多久,香飘四野。 只不过除了军中的那些越人外,其余从中原迁来的秦人士兵却有些兴致缺缺。 他们,想要吃粟米。 这是他们根植在记忆中的味道,是他们吃到的第一口食物。 刚来岭南的时候,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在这里种植来自家乡的作物。 但岭南潮湿多雨,气候水文土壤等情况都迥异于中原,因此最初种植的粟米要么涝死了,要么干脆就疯狂长叶子,却不抽穗…… 于是,只能以稻米为主食了。 不过好在和汉国通商之后,汉人商团带来了不少的粟米作为贸易商品,只不过山水迢迢,价格完全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的戍卒所能接受,只能当成打牙祭的存在,而无法作为主食。 吃不惯本土饮食,百越东瓯之人说话如同鸟语…… 这,也是他们想要叶落归根的一个原因。 嗯,岭南虽然可以种植麦子…… 但麦饭,狗都不吃! 片刻之后,驻扎在关南旷野上的南越国士兵吃完当日的最后一顿饭,纷纷熄灭除了外围用于驱逐野兽的火堆,径直在原地躺下沉沉睡去。 而在横浦关内,却无人入眠。 人类社会中大多时候都是瞒上不瞒下,虽说赵仲严令不得透露进攻的汉国的作战计划,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守关的士兵还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战争即将开始的消息。 此刻他们摸黑聚在一起,低声短暂交流片刻,意见迅速统一。 他们,绝对不允许战争的发生! 或者说,他们不愿意看到南越国成功偷袭汉国。 前不久他们才将家书通过汉国商队送了回去,如果汉国和南越国正式开战,那么双方必然会封锁边境,他们叶落归根的想法终究只是一个想法。 嗯,在他们看来,南越国的军队想要击败汉军易如反掌,毕竟,他们的前身是秦军,于天下全无敌的秦军! 重要的是从北方来的汉人商贾自己都承认了,新兴的汉帝国十室九空,穷困至极,除了一些奇yin巧技之物外再无长处,否则也不能大量购买那些烂在地上没人吃的水果制作成的果干千里迢迢的运回去! 要知道,这些都是南越国的百姓拿来喂猪的…… 穷,实在是穷! 所以,守关戍卒心中的侠义之心浡然而兴,左右互看一眼,一个身手敏捷善于长跑的戍卒在军官的默许下,蹑手蹑脚走到关墙北侧,攀援而下,旋即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嗯,这并非是卖国。 他们乃秦人,窃国之贼赵佗,真的不熟。 …………………… 豫章郡,南壄(ye)县。 月明星稀,天地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 从南越国返回的商队驻扎在残破的城墙外,静静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秦国发大军五十万分五路进军南越,领军大将是太尉屠睢,南壄县正是由一处军事要塞扩建而来。 嗯,屠睢大意冒进,所过之处无不残灭,因此被越人用毒箭射杀,而后才有了任嚣和赵佗轮番执政时期的‘和辑百越’。 至于《淮南子》写的‘仗尸流血数十万’的言论,当看就行了,不必当真。 毕竟,淮南王刘安才是史上第一秦黑…… 天光破晓之时,商队刚要继续出发,突然看到远处的山道上出现一个狂奔而来的身影。 “什么人?站住,再不停下放箭了!” “是我呀,康小白!之前在横浦关拜托诸位哥哥送家书回乡的康小白啊!” 皮肤黝黑如碳,自称为康小白的男人高举双手,一步一步的向前挪着,略显焦急的喘着粗气说道:“我有重要的消息要说,快让我去见你们的头领……” …………………… 庐陵县,一骑飞驰而来,直入县衙之中,紧接着,三只纯白如雪的鸽子腾空而起,绕着县衙的上空盘旋了两圈,振翅向北方而去。 那里,是南昌城的方向。 而在庐陵县南的涂道上,隐约可见烟尘四起,举着汉字大旗的商队急速而来,跟随商队前行的,还有两百多户南壄县的百姓。 嗯,赵佗割据南越国之后,趁着中原各方势力杀的天昏地暗、人头滚滚的时候,出兵攻破了南壄县,将绝大多数的人口强行迁走,这仅剩的两百多户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