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贸易战 (第1/2页)
邯郸门口,张苍慢慢从城内走出。 这些天来,他忙着安抚赵地百姓,理清冤案,重新对山里跑出来的人,进行编户齐民后授予田地。 嗯,战乱的时候,人们大多是不愿意在平原待着的,通常都会拖家带口的躲进深山老林里,修建房舍,开垦山林。 这只要是因为,如果聚落在山上的话,一旦遇到兵灾土匪,还可以居高临下的抵抗一番。 而在平原,一马平川之下,跑都没地方跑! 所以,张苍还有另外一项工作,那就是清查这里的大户,藏匿的人口问题。 还是上面说到的那个原因。 平民百姓无处可逃,但豪强大户们却有着城堡一样的庄园,箭楼城墙等东西,都是应有尽有! 如此,很多居住在他们周边的平民,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了他们的奴隶,来为他们耕种,以换取食物和人身安全。 在古代,不管是谁,大量占有土地是没有用的,必须有人在土地上劳动,这些土地才能产生价值。 也因此,这种让平民成为奴隶的方式,是违法的。 役使贫民。 如果用国家意志来看,天下人共分为两级体系,官,民。 或者说,是国家机器和劳动者两个阶层。 只有国家才能无限制的去占有劳动人口,只有国家才能以土地的使用权作为报酬,来换取劳动人口的劳动产品以及其他的服务。 当豪强大户,通过出租土地的方式,来让成千上万的农民为他们劳作的时候,在统治者眼中,豪强大户的庄园,就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国家。 这,无论是新生的汉政权,还是张耳想要组建的赵国,都是不能容忍的。 不过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动用武力是不可取的,所以还是重申法令,严格执行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对于藏匿人口,不合法占有奴隶和土地的人,征收双倍赋税。 这样,那些豪强大户虽然有怨言,但面对着明晃晃的刀枪剑戟,也只能认了。 但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他们应对这种倍其赋的做法,就是主动分家,将大家族拆分成小家庭,并且早早到官府登记,避免被征收重税。 嗯,分家但却仍然住在一起,和后世里离婚买房是同样的套路。 对此,无论是刘盈张耳,亦或是韩信张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得过且过。 能让他们把吃进来的东西吐出来一部分,已经很好了。 毕竟,赵地刚刚稳定,要是把这些地头蛇逼急了也不好。 张苍来了没一会,满载着盐巴的大车开始入城,而那些全副武装的护卫,也收起自己的强弩刀剑,头盔铁甲。 这一车车的食盐,完全可以看做是一车车的白色黄金。 武装押运自然必不可免。 张苍看着护卫手中,和汉军相同规格的兵器铠甲,却好似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的移开视线。 且不说河东盐池也有他的股份,就说尚贤堂是汉军兵器的主要供货商,背后又站着刘盈,所以这些护卫有着全套铠甲,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张苍此时的全部念头,在于这些盐,究竟要卖多少钱一石。 作为股东,他恨不得卖个天价,但作为汉国的官员,一个自诩为有良心的好官,他则希望食盐能够按照太平时节的价格出售。 战争进行到了这个时候,百姓手中其实是没有多少钱的。 而要干体力活,重油重盐则是必不可少的。 嗯,关中在种了两季油料作物后,在食用油的用量上,稍微宽裕了些,而赵地百姓暂时只能重盐,没有重油。 在张苍没有开口之前,张耳主动询问道:“不知这些食盐,售价几何呀?” 刘盈伸出一根手指:“一石,一百二十钱!” 张耳愣住,有些不敢相信刘盈所说。 从他记事起,食盐的价格就没有低于一百五十钱一石的,而那,还是有鱼盐之利的齐国的官方定价! 于是他低着头,直勾勾的注视着刘盈:“此言当真?” 刘盈点头:“当真。” 他计算过,使用新法获取的食盐,即便是加上所有开销,每石的成本不过二十多钱,而从河东运到邯郸,在这种粗糙的土路下,每石食盐的运费,不过二三十钱。 也就是说,即便是每石一百二十钱出售,纯利润至少也在七八十钱以上! 这,足够了。 食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 玩命抬高售价,赚到的缺德钱,拿着亏心! 而且刘盈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打击齐国。 拥有鱼盐之利的齐国,从来都是财大气粗的代名词。 这也导致了之前郦食其第一次前去招降,被乱棍打出……叉出的一幕。 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