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士夜仗剑 第266节  (第1/3页)
    “长寿?”楼近辰心中猜想着。    这时候,那个君来岛的岛主突然开口说道:“这样大家一起乱哄哄的看,法念交织,无法能得到细致的感受,不如一个个的来看,如何?”    虽然他是问,但是显然是准备这样做,大家也没什么意见,便也就一个个来。    楼近辰就站在竹霖的身边。    只听她小声的问道:“恩公,你认得这上面的字吗?”    楼近辰摇头,说道:“迷雾纪中,因为迷雾笼罩,交通不便,各国之间的文字、语言难通,所以那个时候的文字,没有统一,各有不同,种类繁多。”    “恐怕即使是研究古文字的大家,亦不敢说自己能够通读一篇陌生的古文。”楼近辰说道。    “恩公,我听说古文字之中,都蕴含浓烈的法性,极为神秘,甚至有人说,悟一字便能够得一法。”竹霖小声的说道。    对于这一位恭敬的姑娘,楼近辰倒也不会讨厌。    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古文字并不了解,更没有时间研究过,但到了他如今的境界,自然会有自己的领悟。    当下便说道:“文字,本就是人们心意的表达,心意微妙,如风一样,如阳光,无形无定,随时变化,而化为文字的那一刻,则是确定的。”    “所以,一个人书写的文字,必定是承载了他那一刻的心意的。”    “也可以说是他书写下文字的那一刻,他心中的意思才确定了,才存在。”    楼近辰说着,自己心中都生出几分明悟之感,之前他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不由的想到了道德经,想到了量子。    道德经说,能够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如果把自己的心意类比于道,这样一来,文字就是自己心意的某一刹那的样子。    那么,再扩大一些,这整个天地呢?    天地诸象,是否亦是如此?    第292章 :借寿    天地之间的诸象,如风、雨、雷电、云雾霜雪,山河星辰,是否都可称之为天地的文字与语言呢?    他不由的轻吐了一口气,他觉得今日能有此明悟,便不枉此行。    人们可以通过读别人写的文字,从而去了解这个人,那么人们也可以通过读这天地之间的各种‘象’,而了解或者接近这个天地呢?    从而做到可以引天地之象为法。    定性,壮灵,灵与意合而生法念,法念感应天地而生法术。    这是楼近辰修行的基础逻辑。    他又将法术的基本定式为‘感摄’。    感摄虚空而成法,同时在这感摄的过程之中,又可壮灵,灵壮了,又需要进一步的定性。    这就是一个修行循环。    无论是哪一个修行流派,在他看来,法术都逃不过‘感摄’两个字。有时候人们会不了解某种法术,觉得神秘恐怖,只是因为不了解其法术原理罢了。    在‘感摄’的法理之下,各种应用都只是‘术’,都只是手法而已。    比如要将一块石头弄碎。    有人可以慢慢的磨,有人会将之锤子砸碎,有人用火烧,或者叫人帮自己弄碎等,这所有的方式都是术,而真正的核心是,他能够见到那石头,自己能动手动嘴,并且有那个力量做到。    ‘感’是感知外在的一切。而‘摄’又有‘引’‘御’‘召’‘请’‘束’之意,是一种法力的应用。    此时他心生明悟,自然有了更深的体悟。    法术的境界中,感摄之后,他一直想要再归纳总结一番,因为他觉得感摄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